第86部分(3 / 4)

用美國的武器和物資武裝中國人,由亞洲人解決亞洲人的問題,美國和英國就可以全力去對付歐洲戰場了。

不久,著名的“阿卡迪亞”會議在華盛頓結束。會議簽署並發表《聯合國家宣言》,確立了以歐洲而不是亞洲為中心的戰略方針。

中國委員長沒有被邀請出席會議。但是會議決定將緬甸、泰國和法屬印度支那(越南)從盟軍東南亞戰區中劃出來,與中國戰區合併,稱“中、緬、印戰區”,由蔣委員長出任最高總司令。

中國人意外地獲得了本世紀以來第一塊屬於自己領土外的勢力範圍。

3

公元一九四二年二月的一天,在美國南部海岸陽光明媚的邁阿密空軍基地,一個身高五英尺九英寸的瘦削的美國將軍登上一架銀白色水上飛機。他也許還沒有來得及從這樣一個令人眩暈的事實中清醒過來,幾天前他還是一名美國的集團軍總司令,而現在卻要離開這片熟悉的土地,到一個遙遠的東方國家擔任參謀長職務。他也許永遠無法明白這是怎樣一種命運安排,但是他的使命卻註定要使他同那個國家古老而曲折的歷史緊緊地聯絡在一起。

將軍的名字叫約瑟夫·W·史迪威。

4

仰光陷落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上午,日機空襲仰光,拉開了日軍侵緬的序幕。

一九四二年元月十九日,日軍入侵緬甸,英國守軍土崩瓦解。

三月八日,仰光陷落。

5

金戈鐵馬

雲南文史資料第二十七輯

公元一九四二年二月,緬甸毛淡棉失守後大約兩週,滇緬公路上突然塵土飛揚旌旗揮舞,浩浩蕩蕩的中國軍隊好象一條望不到頭的灰色長龍,開始向緬甸境內大規模挺進。

國內輿論無不歡欣鼓舞。

戴安瀾,自號海鷗,陸軍少將,安徽無為人。黃埔三期畢業,早年參加北伐。因在“剿共”中戰功卓著,多次得到擢升。“蘆溝橋事變”後,先後參加長城保衛戰,臺兒莊大戰和武漢大會戰,屢有建樹。二十五歲升任陸軍第二百師少將師長。

第二百師是蔣介石的嫡系,也是當時中國唯一一支摩托化炮兵師。全師裝備有坦克、裝甲車、摩托車和大口徑火炮,步炮比例三比一。一九三九年十一月,第二百師在廣西崑崙關與日軍精銳部隊第五師團鏖戰一月,陣地反覆爭奪,終於擊斃日方指揮官中村正雄少將,取得著名的崑崙關大捷的勝利。此役充分顯示了第二百師的裝備優勢和戰鬥力,為此全師受國民政府集體嘉獎一次,參戰人員提薪餉兩級。師長戴安瀾因指揮有方和重傷不下火線,榮獲四級青天白日寶鼎勳章一枚,被譽為“當代之標準青年將領”(蔣介石語)。

緬戰之初,以中央嫡系三個軍為主力,以國內最精銳之第二百師為先匯入緬作戰。這一兵力配置本身足以說明委員長決心之大,甚於國內戰事。

三月初,蔣介石首次以盟軍中緬印戰區總司令的身份飛臨緬甸臘戌視察。

臘戌是緬甸北部一座歷史悠久的歷史邊境小城。它座落在湯彭山脈與薩爾溫江夾峙的三角地帶,為緬北重要的交通樞紐。滇緬公路蜿蜒而至,在這裡同仰光公路和仰(光)密(支那)鐵路相接。臘戌歷史上曾經屬於清朝政府管轄,在臘戌城東郊的石壁上至今仍能看見永昌府石刻的文告。

三月三日,當委員長座機在臘戌機場剛剛停穩,另一架塗成黑色的美國轟炸機也鑽出雲層,在跑道另一端徐徐降落。委員長同他的美國參謀長在緬甸不期而遇。

委員長慢慢迎上去。他遠遠伸出手,微笑,然後站定。他的頭努力後揚,雙目平視,姿勢相當僵硬。委員長既想對客人表示友誼,又為自己內心的矜持和優越感所約束,因此很像一個身不由己的木偶。

而美國人史迪威則是憑著西方人的直覺不大喜歡面前這位身著大元帥軍服的中國委員長的。他挑剔地覺得委員長的表情過分做作,眼睛冷冰冰的,缺少機智與激情的魅力。好在熱情活潑的蔣夫人及時轉移了美國將軍的注意力,她講一口流利動聽的美國英語,使所有的美國客人感到親切。

下午,委員長在下榻的皇家飯店接見史迪威並把他介紹給他的部下。接見方式相當具有中國特色:委員長站在陽臺上喋喋不休地訓話,而他的將軍們的表情則好象一群綿羊。

6

自五月十一日,中國遠征軍兩翼集團強渡烏江起,臘孟守備隊即陷入優勢兵力的重重包圍之中。守備隊除無線電通訊外,與後方斷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