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2 / 4)

中,真正的勞工人口,只有一千多萬。當時中國工業結構的主體,主要是勞力密集的輕工業,就連多數的民生工業產品,都要依賴進口,連自給自足的條件都不存在,至於與國防有關的重工業,更是隻有零星的發展而已。因為要發展現代化的工商業,主要條件是需要安定與統一的政治環境、幣值穩定的貨幣、受過基本教育的勞工,以及四通八達的交通系統。這在當時的中國,不是剛剛開始具備條件,就是還在形成條件之中。缺乏工業化的生產力,中國就無法在與日本的正面作戰中,取得戰爭與後勤的供應。

國民政府在一九三年代,大力的推展交通建設,隨著國民政府的軍政力量,開始進入西南地區之後,中國主要的交通幹線以及通訊裝置,才開始有了初步的發展,國際列強也才開始願意在中國進行大量的投資。中國直到一九三七年盧溝橋事變爆發之後,才終於達成粗略的交通幹道,勉強地完成連線中國主要的戰略要地。國民政府基於未來戰略設計的需要,因此將交通建設的重點,放在拓展西南與西北的交通路線,以及連結華南與華東的鐵路運輸,並且打通中國與蘇聯以及緬甸的陸路交通,成為抗日戰爭中,最為重要的對外聯絡生命線。

總之,中國從一九三六年以後,才由國民政府解決了多年內戰的問題,中國有了較為穩定的中央政府之後,理財練兵與教育建設,才有全面的規劃及復興的活力,這樣的國民政府才有了一箇中央政府的架構,中國各地也才逐漸地在實質上與精神上,形成一個國家整體的連繫與運作。中國這時才能勉強拼湊出與日本進行民族戰爭的架式。但是中國這個統一與現代化的發展,實際只推展了二年左右,中日關係就走到了最後關頭。

七七事變的爆發,使得中國根本在還沒有完成準備的狀況下,被迫與日本進行歷史決戰。假如再給中國五到八年的時間發展,讓中國的農業能夠改造,工業能夠建立基礎,社會能夠產生更大的國家共識,現代化的軍隊能夠整編完成,那麼中日戰爭應該就會出現極大不同的發展。當然日本更為了解這一點,因此先發制人,提早引爆中、日全面戰爭,以摧毀中國剛剛開始的凝聚力,也就成為日本在戰略上的政策了。

對於國民政府的軍政領導人而言,抗日戰爭是一件相當逼不得已的選擇,由於在滿清時代,一些日本軍政人員,都曾經支援國民黨(當時的同盟會)進行推翻滿清的革命活動,而包括孫中山、蔣介石在內的國民黨重要領導人,都與日本有著相當深切的關係,因此他們極力希望日本能夠在中國的復興與發展上,給與助力而非阻力。他們也希望能夠給與日本和中國合作的特權,以東方民族的團結,共同對抗西方帝國主義的壓迫。無奈日本乘人之危的野心太大,竟然扮演比西方帝國主義還要兇殘的角色,決心滅亡中國,因此多數的國民黨領導人,除了抗日之外,也就別無選擇了。

14。5 引進德國的軍事編組制度

革命軍在一九二八年北伐克濟南時,日本立刻出兵山東,在濟南企圖製造中日戰爭的衝突並殘殺中國軍民。蔣介石為了中國統一的大業而忍辱退讓,但這個極大地羞辱卻更促使蔣介石決心統一國家,抵抗日本的侵略,而中國如何建立一個可御外辱的現代化軍事力量,就成為他念茲在茲的目標。蔣介石知道,假如日本繼續的侵略中國,那麼第二次中日戰爭的爆發,絕對無法避免,而中國要想在戰場上與日軍進行決戰,那麼自己那一套從日本學來的軍事本領,當然不夠用,因此決定採取學習當時全世界都推崇的德國軍事路線,希望藉著取法威震全球之普魯士軍隊的組織與運作,來建設一支能夠抵禦外辱的部隊。當時德國正處在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軍人被限制運作的時代,因此許多有志難伸的德軍將才,願意以顧問方式來華應聘,為國民政府籌劃建立現代化的國防。

雖然早在一九二八年,蔣介石就聘請德國的軍事人才,組成軍事顧問團,以供軍事上的諮商,但是由於當時應聘的德國軍方人員位階較低,蔣介石所需的也只是一些武器與戰術上的諮詢而已,因此並未進行整體國防的規劃。一九三一年以後,日本悍然發動九一八與一二八事變,對於中國的侵略已經是明目張膽地在進行,加上中央軍幾次與中共的紅軍作戰,進展都並不順利,因此蔣介石決定提高德國軍事顧問團的階級。而在一九三三年德國的名將、前國防部長史特列特將軍(General Hans von Seeckt),出任顧問團團長之後,德國軍事顧問團,才為蔣介石進行中國全面國防的規劃,雖然史特列特在一年後因健康問題回國,顧問之職由其副手福爾肯豪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