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西方國家在歐戰結束後,發現日本獨佔中國利益的企圖,並由於日本接收了德國在太平洋的殖民地,使得日本開始威脅到西方國家的經濟利益與戰略安全,所以它們又再度關切中國市場利益開放的問題,支援中國反對日本所提二十一條的亡國勒索,使得日本企圖鯨吞中國計劃的失敗。日本只有把侵略中國的目標,先集中在中國的東北,這是一個在東北亞極其重要的戰略要地,以及擁有非常豐富自然資源的地方。
日本經過兩次戰爭,仍然無法實地的佔據中國的東北,同時日本企圖利用歐戰機會來獨佔中國利益的企圖也受挫,因此日本只有準備利用在遼東半島的租界地與經營南滿鐵路特權的機會,逐步經略中國東北的全境。日本初步的目標是推動“滿蒙分離”,因為日本實在想不出侵略中國東北的漂亮藉口,所以自己先發明瞭新的名詞,將中國東北稱作“滿洲”,同時開始炮製“滿洲主權未定論”,因此所謂“滿洲人不是中國人”,“滿洲自古並非中國領土”的論調,成為日本當時輿論的顯學,日本在中國東北的移民與浪人,更與部分滿清貴族後裔與失意的野心政客聯合,積極的製造輿論與事端,鼓吹滿蒙獨立,以推動日本佔領中國東北的歷史大業'4'。
當時組成日本經營中國東北南部特權的機構,分成四大部份,日本將遼東半島南部,包含旅順、大連地區的租界地,設立了關東廳,成為日本在中國東北發展殖民地的總部,大量的吸引日本的移民與浪人前往開發,也收留、培養漢奸政客與軍閥。而負責關東廳以及在中國東北南部的南滿鐵路沿線防衛需要的部隊,稱作關東軍(Kwantung Army)。日本又模仿英國當年以“東印度公司”經略印度的方式,組成了“南滿鐵路株式會社”,管理從長春到大連的鐵路,控制鐵路的營運及其沿線的土地、礦產以及市鎮。
另外,日本在東北的軍政中心瀋陽,設立“奉天總領事館”(在當時,遼寧省稱作奉天省,是東北的軍政與經濟中心),直接與中國東北地區政府,進行各種侵佔中國國家利益的交涉。日本在中國東北的南部與南滿鐵路的沿線,以開發與移民的方式,大量進行掠奪資源與土地,逐漸構成了日本在中國東北非法竊占的“海外領土”。在日本經略中國東北的四大機構之中,又以關東軍最為驕悍與胡作非為。
2。5 日本軍方逐漸失控
一次世界大戰後,西方國家一度出現弭兵的潮流,日本的軍國主義在國內外都開始受到壓力與排擠,由於多數的日本人民,希望能夠建立更為民主與和平的政府,國會也出現不滿日本軍方強悍與恐怖的高壓做法,設法削減日本軍部的擴軍預算。同時在國際社會中,因為一次世界大戰的嚴重破壞,也出現希望能夠建立以外交與和平方式解決國際利益爭端的方法,因此積極的提倡裁軍。特別是中國的利益必須由國際均分,不許日本獨佔。蘇聯更是虎視眈眈的等待機會與日本再作決戰,以報日俄戰爭的失敗之恥,並要與日本爭奪中國東北的各種資源與利益。日本軍方的強硬派,確實受到一些制約與壓力。同時大正日皇缺少明治日皇那種“八竑一宇”的雄心與膽識,因此日本政府在一次大戰後,順應潮流,先後的減少軍費支出,加入國聯組織,簽訂九國公約,裁減陸海空的兵力,對於“大陸政策”的推動,也採取溫和派的立場。但日本政府的這些和平轉變,造成日本強硬派軍方的不滿,因此刺激軍中所謂少壯派軍方勢力的發展,這些充滿日本戰國時代武士意識的軍人,一心的希望能夠繼續明治大帝的功業,推動日本軍國主義的發展,他們輕視民主與自由的普遍原則,恐懼共產主義的蔓延,更是不能忘情入主中國的利益。這些懷有野心與決斷的軍方少壯派軍官,開始盛行秘密結社,這種進行秘密結社的少壯派軍官,竟然成為日本政局不穩與失控的最大原因之一。
一九二五年,年輕的裕仁日皇即位,裕仁缺乏足夠的政治歷練與才幹,來處理日本內外巨大變化的政局,一九二九年,全球局勢發生逆轉,經濟大恐慌的爆發,造成全球各國對於民主政治體系,以及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都失去了信心,日本政府同樣無法拿出有效的政策處理這些問題,造成日本的經濟與社會陷入了失控的危機之中,而共產主義在亞洲地區的快速發展,也讓日本封建意識極強的保守派政客、大型的財團與軍方少壯派,感到無產階級革命的威脅。
2。6 少壯派軍官把持日本決策核心
因此這些保守派的人士與軍方的將校,開始提倡日本對內應該推動強硬的軍國主義政策,壓制共產主義的顛覆,對外推動疆域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