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反觀自身定會大有裨益。我們太習慣於在小圈子裡斤斤計較了,那讓我們變得人格渺小,牽掛瑣屑,惶恐不安。在中國的名牌大學裡,在500強等頂尖的機構裡,在最具活力的大都市,很多當代有志青年在相互折磨於微不足道的事情。很多人妄圖改變這個世界,但是他們忘了學會認清和尊重這個世界。人們很容易因為身邊的一時一事而輕易斷言這個世界,我們的態度本來應該更謙遜、更開放,這種寬廣胸襟對人建立自己的幸福感格外重要。
第四點改變我的就是與這個社會的直接接觸,我採用的主要方式就是工作實習。你找到了實習的機會,這總比什麼都不做要強。你為什麼擔心自己做不好呢?誰會取笑你?搞砸了你會失去什麼?認識社會絕對不是教出來的。你讀研究生出來如果沒有經歷過市場營銷專業的專案實戰,將毫無競爭力可言。我們要在碰壁中學習,要在嘲笑中成長,要學會跟不喜歡的人打交道,這都是最後走向社會的一部分。沒有人能告訴你社會是怎麼樣的,用人單位青睞何種人才,人們給你的有意無意的點撥,或許對你有助益。但這些對毫無切身體驗的人而言,純粹是浪費口舌。找一些偉大人物的傳記看看,他們的慘敗經歷一定有助於你提高信心。最可怕的失敗是什麼都不做,終日生活在恐懼失敗的陰影裡。當你有了一點成績時,不妨拼命地肯定自己。自信是對微小成功體驗的大量複製,成功多了,成就大了,自信就會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