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4 / 4)

小說:生活的意義 作者:炒作

可能:一個人在生活的某些領域是壞人,在其他領域不是?是否有可能某個人在某個角色上卑鄙、肆無忌憚,在其他的方面卻表現出美德?根據勞倫斯。 布盧姆(Lawrence Blum) 的觀點,這個問題就是:“人類是否能夠實現道德的專門化、分隔化和不一致?”也就是說,我們在不同的角色、生活的不同領域中,是否有選擇地有時表現得好有時表現得壞?有人也許會說,這種分隔化的做法乃是一種更大的惡性,在此我們就不做討論了。現在要關注的是:人們在不同的角色和活動中、在不同的道德領域中,是否會真誠地、自由地做出不同的反應?

事實上,只要縱觀我們這個客觀世界的執行就會發現,壞人做好事(或相反)也是一個規律而不是特例。原因之一就是,在任何的合作活動或集體生活中都存在著“一種固有的、天生的道德”。這對於一個紳士群體和一個犯罪團體同樣適用。如果一個犯罪團體要生存、繼續其不法生意,他們也需要一些圈子內外的人,能夠對他們講真話、關心他們的利益、真正地尊重他們本人,最重要的是,能夠值得他們信任。這裡的邏輯很簡單:如果他們要與某一夥人開戰,他們就不能把所有人都變成敵人。如果他們作為一個集體要想做成什麼事,無論好事壞事,其中必須有一些友誼——忠誠、依戀、奉獻和互相支援——這些都發生在成員之間。

而且,即使是最恐怖的“教父”,也想有一個私人生活——在他做全職壞人的同時也有一部分生活。因為沒人會一天工作24 小時,無論這些邪惡的生意多麼賺錢;即使是最可惡的黑社會成員也不想一週七天被人恨。相反,他也想要一個真正愛他的家庭,一個純粹出於興趣與他下棋的人,一個既不恨他也不怕他的廚師,甚至還有一條會歡迎他的狗。總的來說,只要一個壞人過的是包含多個領域的生活,認為自己可以承擔不止一個角色,他們就會對少數人忠誠,並把他們當作真正的朋友來關心。

但是,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