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囂張跋扈,耍大牌,腦殘。
15歲要拍電影?再有才華和人脈,都得不到任何機會吧?
或者像年僅19歲的任易(david-ren,1986-11-5)在2003年他16歲時從紐約到洛杉磯追求電影事業,找到製片人合作,併成功邀請到正當紅的青春女星海頓-潘妮蒂爾主演,以及肯-梁、喬-大衛-摩爾、胡凱莉等人加入,繼而找到投資,在2005年18歲時導演、編劇、策劃製作好還未發行的獨立片《上海之吻》。也不會發生吧?
“葉惟來中國會發生什麼事”又一向是媒體大眾的好奇,這個大壞蛋是會變得乖乖的,還是笑呵呵的?
現在答案終於揭曉,就像電影網站時光網的評說:“惟哥酷到中國來了!”
但太多人在擔心葉惟就這樣被封殺,他的文字太尖銳了。所以部落格公知們有的靜觀其變,也有的發聲支援葉惟。
讓人驚怒的事情在29日下午3點多到來,“惟哥曰”打不開了,不管怎麼重新整理都無法進去。
但《讓寶貝回家》卻已經被轉載流傳於中文網路各個角落,天涯論壇、貓撲、百度貼吧等等,而且新浪、網易、鳳凰等網媒都進行著報道和討論,西方媒體和社交網路也已經關注……
應該說雖然中國政府對於流浪兒童、童丐、拐賣人口的管治有待提升,卻從來沒有否認這些問題的存在,也不是不讓人們知道和討論,像“宮璇璇事件”的時候<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畢竟這是犯罪分子的惡行,而哪個國家都有犯罪和拐賣人口犯罪。
“宮璇璇事件”輿論爆發時還是2004年1月,那時候網際網路的影響力還不比2006年8月,當時也沒有新浪部落格這種社交網路工具,事實上部落格公知們、大量網民們都是第一次接觸這個話題,很多人才剛剛知道“宮璇璇事件”這一回事。
“胖妞事件”是掩不住的,也是不必掩的,葉惟是封殺不了的,也是不必封殺的。
到了29日晚上7點多,“惟哥曰”又能開啟了,什麼都沒有變動。不知道是上層改變了態度,還是像新浪網公告稱的之前打不開是因為“被大量訪問導致部落格崩潰”,並不是遭到封殺。
而同在這天晚上,土豆網出現了一個葉惟以電腦攝像頭錄製的全程普通話的談話影片,再度呼籲人們向孩子伸出援手。
“胖妞事件”引起中國主流媒體的一片譁然,在八月底九月初的這段時間裡又一次輿論爆發。
廣東的媒體首先發難,進行採訪調查等。公安廳表示確實有這回事,被葉惟救助的“胖妞”已經得到最好的護理。全國各地的媒體,包括《新華日報》、《人民日報》等都發表了社論,痛斥和思考童丐的問題,並且表彰了葉惟的言行。
總結的說就是:“有考慮不周,不懂中國國情的方面,有些衝動的話語,但一腔熱血可以表揚。”
“官老爺們”給出了態度,由得這小子罵,不要指名道姓就好,辦事平息輿論!
廣東警方立即成立專案組徹查“胖妞事件”,民政部門和公安部門聯合開展對省內流浪兒童的救助旋風行動“寶貝回家”。立案5天后的9月2日,拐賣“胖妞”的犯罪團伙被警方在東莞破獲,抓走了犯罪嫌疑人11名,解救了其他6名兒童。5天內全省救助了482名流浪兒童。
而在全國多地,也有類似的旋風行動在開展,多省的兒保救助中心的建立方案也被人大代表們提議。
“寶貝回家”網因為胖妞事件和葉惟的大力推廣而流量大增、志願者大增,一股意識正在萌生,一股力量正在增長。
在8月29日晚還發生了一件讓中國媒體大眾驚痛的悲事,胡歌,這位24歲內地新生代最受歡迎、最具前途的男演員在滬杭高速嘉興路段出了車禍,女助手張冕搶救無效身亡,而胡歌身受重傷,經搶救沒有生命危險,卻嚴重毀容了。對於演員,這是致命的打擊,胡歌的命運突然不知走向何方。
媒體大眾只能紛紛為死者默哀,為生者祝福。
“兄弟,挺住!好好康復,會沒事的,期待我們以後的合作。”這是葉惟就這事在新浪部落格送上的祝福。
惟哥無疑是這段時間最活躍的分子之一,從30日起他就有多個新聞訪談出現在網上網下的傳媒,新浪網、時光網,《資訊時報》、《南方都市報》、《法制晚報》等,他9月1號還現身部落格辦了個粉絲問答會,親自回覆了十幾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