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2月9日是2005年的春節,葉家全年最重要的節日,1月下旬都在多倫多過的葉惟早一天就回到洛杉磯,與家人團圓過年,大家都一身新衣,託託也穿上福字紅外套,以祈求今年有福,大收紅包的朵朵笑得咔咔聲。
節日總是一個接著一個,有大眾節日也有私人節日,次天10號大年初二,艾瑪的生日也到了。不過今年10號是星期四,春節和生日都不是聯邦或加州假日,照常上學上班。
在新年工作真是挺沒勁的事情,但隨著《陽光小美女》開拍日期越來越近,葉惟的空閒時間越來越少。
就算是獨立影片,各種的會議還是永無休止似的,有些會議是必要的,有些會議葉惟真覺得是浪費時間,可是不開又無法得到一些決定,不是他拿不定主意,是他需要說服和協調各方。
好萊塢機器中的製片人和導演的苦楚他著實嚐到了,本來經驗和資歷都淺,又太過年輕,問題也就更多了,這叫“權力越小,會議越多”,如果600萬預算全部是他投資……壞處是風險巨大,好處是沒有無用的會議,不但省時,還有利於身心健康。
每當開會開到鬱悶的時間,葉惟就想想吳宇森,想想他說的“我在《變臉》拍攝前開了8個月的會議,真是浪費時間!”
除了會議,實質工作也在進行,今天就要做場景勘察(tech-scout),但勘察的只是第二候補場地,第一候補在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那邊有稅惠政策。只有發生一種非常壞的情況,在多倫多拍不成、在新奧爾良拍不成,才會轉道回來洛杉磯。
雖說在洛杉磯拍誰都方便,然而稅高人工費高,如果發生這種事,要麼又加預算,要麼縮短拍攝日控制預算,到時候就真的一個頭兩個大了。
這天一早,在劇組各部門的頭頭跟隨下,葉惟開始一天的考察工作。
……
哈佛-西湖初中部,早上9:25,半小時活動時間準時到來,整個校園掀起浪潮一般,學生們或前往自己的社團活動地,或閒逛聊天。
作為亞裔學生佔到20%的學校,中國新年在這裡頗受重視,雖然不放假,但學校方面有相應的致辭慶祝,昨天年初一,亞洲+美國文化俱樂部等社團也組織舉辦了慶典活動。
年初二,熱鬧卻沒有減輕多少,因為今天是追夢聯盟俱樂部的活動日,一群接過權力的年輕人沒有失去傳統,若然不是教員制止,幾乎都要在學術中心前放鞭炮了。
很多社團也在活動,學術中心二層的一個典型教室裡,前面的黑板上,用彩色粉筆寫著優美的英文“journalism-institute”,下面是一行“happy-chinese-new-year”,周圍畫了些喜慶的鞭炮圖案,還有一行方方正正的簡體中文字“新年快樂”。
這裡是新聞學學會的活動地。
教室中間十幾張課桌圍成半圓的一小圈,坐著十來個青春男女學生,而半圓前方的那張課桌則是會長位置,一個身著紅黑格子外套、白色寬t恤和淡藍牛仔褲的少女站在桌邊,桌上擺著一疊檔案。
“麥琪、芬恩、大夥兒,中國新年快樂!”活動開始之初,莉莉笑說地祝賀,兩位亞裔成員和眾人都紛紛笑賀,莉莉回頭望了望黑板,“我沒有寫錯字吧?新字太難寫了。”
“沒有。”麥琪搖頭,眾人都輕笑,莉莉也笑了聲。
其實去年起她在“世界語言”一科就選修了中文,而且有著不少積累,所以寫得還挺好的,不是嗎?莉莉回過頭,敲敲桌上的檔案,說道:“我做了一份計劃書,關於建立一本我們社團的年刊出版物,今年是創刊第一期。”
“好啊!”、“支援!”眾人聽了都很興奮,加入新聞學學會本就有這個期願。
莉莉把那疊計劃書分派下去,最後只剩一份拿在手中,她半倚著會長桌子,一邊翻看計劃書,一邊說著想法:“現在初中部和高中部一共有五份學生刊物,其中週刊兩份、月刊也兩份,年刊只有一份,就是《年鑑》。”
眾人微微點頭,她掃視了大家一圈,又道:“《年鑑》是跟學校官方合作的,內容都很正式,我們的照片、成就、感言等等,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方面很缺乏,所以我的創刊想法是,我們來填補這方面的空白,內容更為休閒,可以是趣事,也可以是八卦。”
她轉身走到黑板前,拿起白色粉筆寫下amusement、gossip,筆頭停下,她圈起了這個八卦,回頭對眾人道:“我知道你們很想在年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