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有關恢復德國統一和締結和約的國際談判
中,所有支援德國觀點的有關材料,要求聯邦政府整理後
送交聯邦議院。”
德國聯邦議院在4 月3 日還作出如下決定:“沒有一個在自由中統一起
來的德國,歐洲就不能建立起持久的、以各國人民廣泛與密切合作為基礎的
和平秩序。因此,恢復德國的統一是歐洲的願望和聯邦共和國最主要的政治
目標。”
需要指出並且肯定的一點是,蘇聯在3 月10 日的照會中的確丟擲了一個
誘餌,即是以使德國成為奧地利式的中立國為條件,來實現德國統一。從1952
年3 月起延續至9 月止,俄國人加強了這一攻勢。在此期間,蘇聯與西方國
家之間總共交換了8 個照會,即蘇聯方面的1952 年3 月10 日、4 月9 日、5
月24 日和8 月29 日照會以及西方國家3 月25 日、5 月13 日、7 月10 日和
9 月23 日照會,形成了1952 年的東西方“照會大戰”。蘇聯的照會攻勢在
當時西方國家中引起了極大的震動。姑且暫不問蘇聯動機如何,但照會本身
內容在西方國家間,以及西德國內曾經一度成為“不和的蘋果”。
蘇聯在4 月9 日的復照中走得最遠,指出解決德國問題“對鞏固歐洲和
平具有重要意義,而且符合對德國人民的合法民族權益採取公正態度這一要
求”,因此,建議西方三國能夠同蘇聯一起,“毫不遲疑地討論有關舉行全
德自由選舉的問題”。但對西方國家提出的要聯合國調查委員會進行調查一
事,蘇聯以“這種建議與聯合國憲章相矛盾”為由予以了拒絕。
蘇聯的建議大大激勵了過去就持有中立化思想的社會民主黨人。社民黨
和一些自民黨人都認為這是實現德國統一的良好時機。社民黨一直在攻擊阿
登納政府奉行西歐一體化政策使德國付出了不能實現東西統一的沉重代價,
此時更多人對蘇聯的建議寄予了希望,主張透過認真的談判來考察蘇聯建議
的嚴肅性。4 月22 日,反對黨領袖舒馬赫給聯邦總理阿登納寫了一封信闡明
了這種觀點。
舒馬赫指出,聯邦政府“必須向西方三國政府陳述德國的這一共同觀點:
應當盡一切努力搞清楚蘇聯照會中是否提出了在自由中實現重新統一德國的
可能性。為了搞清這一點,應儘速舉行四大國談判。
“。。對於保證所有四個佔領區和柏林在同一條件下進行選舉所必需的
國際監督,德國方面應提出若干變通的辦法,以供討論。這些辦法是:
1.四大國要求聯合國在對選舉進行國際監督中發揮良好作用。
2.四大國一致同意由中立國家組成的、對選舉進行國際監督的委員會。
3.如果四大國願意親自執行監督,那就得保證四大國中的任何一國不得
損害或偏袒德國的任何一個政黨。。。
“蘇聯4 月9 日照會,提供了由四個佔領國組成委員會對自由選舉的先
決條件進行審議的可能性。實際上,這一建議意味著蘇佔區政府在研究自由
選舉的先決條件方面,認識到一向採取斷然拒絕的態度是不對的。照我的看
法,應充分利用這種審議的可能性。一旦這種委員會開始工作,就可以提出
諸如觀察蘇聯設定的監獄等項要求,這當然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蘇聯的建議給人以這樣的印象:假如聯邦德國放棄加入西歐一體化,特
別是放棄加入歐洲防務集團,德國的重新統一或許真的可以實現。戰後德國
中立主義、民族主義的勢力很大,社民黨的舒馬赫和基民盟在柏林地區的頭
麵人物雅各布·凱澤就是典型的代表。到底是促進上述西方兩個重要條約盡
快簽訂,使西歐一體化的重大步驟得以完成呢,還是迎合蘇聯以及本國反對
派的意願,爭取一箇中立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