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1 / 4)

了協議,實在是可喜可賀。

而更值得誇獎的,是日本人的執著,特別是小西行長,明知和談就是胡扯,冊封就是做夢,仍然堅持從名單上劃掉了自己政敵的名字,其認真精神應予表揚。

雖然這是一件極其荒謬、極為可笑的事情,但至少到現在,並沒有絲毫露餡的跡象,而且在雙方共同努力忽悠下,和平似乎已不再是個夢想。

'1240'

這關終於過去了,沈惟敬總算是鬆了一口氣,不過,這口氣也就鬆了一個月。

明朝的辦事效率明顯比日本高得多,萬曆二十三年(1595)正月,明神宗便根據談判的條款,對日本下發了諭旨,並命臨淮侯李宗城為正使,都指揮楊方亨為副使,帶沈惟敬一同前往日本宣旨。

沈惟敬無可奈何,只得上路,可還沒等到日本,就出事了。

事情出在明朝正使李宗城的身上,應該說,這是一個有鮮明個性特點的人,具體說來,就是膽小。 此人雖然是世襲侯爵,但一向是大門不出,二門不入,每天只想在家混吃等死,突然攤上這麼個出國的活,心裡很不情願,但不去又不行,只好一步三回頭地上了路。 就這麼一路走,一路磨,到了朝鮮釜山,他才從一個知情人那裡得知了談判的內情,當即大驚失色,汗如雨下。 其實這也沒什麼,反正沒到日本,回頭就是了,浪費點差旅費而已。 可這位兄弟膽子實在太小,竟然丟下印璽和國書,連夜就逃了。 訊息傳回北京,明神宗大怒,下令捉拿李宗城,並命令楊方亨接替正使,沈惟敬為副使,繼續出訪日本。 於是,什麼都不知道的楊方亨和什麼都知道的沈惟敬,在經歷這場風波後,終於在七月渡海,到達日本。 對於他們的來訪,豐臣秀吉十分高興,他安排了盛大的歡迎儀式,並決定,在日本昀繁華的城市大阪招待明朝的使者。 九月,雙方第一次見面,氣氛十分融洽,在這一天,楊方亨代表明神宗,將冠服、印璽等送給了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異常興奮,在他看來,明神宗送來這些東西,是表示對他的妥協,而他真正想要的東西,也即將到手。 因為第二天,明朝的使者,就將宣佈大明皇帝的詔書,在那封詔書上,自己的所有願望都將得到滿足。

但沈惟敬很清楚,當明天來臨,那封諭旨開啟之時,一切都將結束。事情已經無可挽回,除非日本人全都變成文盲,不識字(當時的日本官方文書,幾乎全部使用漢字),或者……奇蹟再次出現。

想來想去,毫無辦法,沈惟敬在輾轉反側中,度過了這個絕望的夜晚,迎來了第二天的早晨。 然而他並不知道,在那個夜晚,他並不是唯一無法入睡的人。 '1241' 在獲知明朝使者到來的訊息後,小西行長慌了手腳。因為在此之前,他已經從小西飛那裡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卻沒有去報告豐臣秀吉。

不是不想說,而是不能說。 自和談開始,豐臣秀吉就處於一種夢幻狀弁,總覺得人家欠他點什麼,就該割地,就該

和親。如果這個時候把他搖醒,告訴他:其實你被忽悠了,人家根本沒把你放在眼裡,也不

打算跟你談判。其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更為嚴重的是,這件事情是小西行長負責的,一旦出了事,背黑鍋的都找不到。 那就忽悠吧,過一天是一天。 可現在明朝的使者已經來了,冠服也送了,詔書明天就讀,無論如何是混不下去了。 為了自己的腦袋和前途,小西行長經過整夜的冥思苦熬,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 於是,在那個夜晚,他去找了一個人。確切地說,是個和尚。 根據豐臣秀吉的習慣,但凡宣讀重要文書,都要找僧人代勞,除了日本信佛的人多,和

尚地位高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和尚有文化,一般不說白字。 小西行長的目的很明確,他找到那位僧人,告訴他,如果明天你宣讀檔案時,發現與之

前會談條件不同,或是會觸怒豐臣秀吉的地方,一律跳過,不要讀出來。 當然某些囑託,比如要是你讀了,我就怎麼怎麼你,那也是免不了的。 安排好一切後,小西行長無奈地回了家,鬧到這個地步,只能過一天是一天了。 無論如何,把明天忽悠過去就好。 第二天,會議開始。 從參加人數和規模上說,這是一次空前,團結的大會。因為除了豐臣秀吉和王公大臣,

大小諸侯外,德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