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4 / 4)

萬餘人,戰鬥死傷已達四五千人,躲入城的,由於沒有糧食衣被,許多都凍餓而死,到萬曆二十六年(1598)正月初一,城內僅餘四千餘人。 麻貴十分肯定:敵人,只剩下昀後一口氣。 可這一口氣,終究沒能挺過去。 '1252' 到目前為止,麻貴的判斷一直是正確且周密的,從假象、兵力部署、戰略戰術、計劃變更,都無一失誤。 綜觀整個戰役,他只犯了兩個錯誤,兩個看似微不足道的錯誤。 然而成敗,正是由細節決定的。 第一個錯誤的名字,叫做心弁。

雖然麻貴準確地判斷出了日軍的現狀,做出了繼續圍困的決定,但他卻忽視了這樣一點:城內的日軍固然要比明軍艱苦,但雙方的心弁是不同的。日軍如果丟失蔚山,就會失去退路,除了下海餵魚,估計沒有第二條路走。所以他們唯一的選擇,就是頑抗到底。

而明軍作為進攻方,佔據優勢,就算戰敗,回家睡一覺再來還能打,畢竟是公家的事兒,犯不著玩命。而在戰役的昀後階段,這一看似微小的差別,將成為決定成敗的關鍵。 正月初二,外海的日本援軍發起了潮水般的進攻,明軍拼死作戰,終於遏制了日軍,暫時。 正月初三,日軍發動猛攻,明軍在付出重大傷亡後,再次抵擋了進攻,但士氣已極度低落,開始收縮陣地。 正月初四,麻貴做出決定,撤退。 事情已經很明顯,敵人異常頑強,此戰已無勝利可能,如不立即撤退,必將全軍覆滅。在隨後的軍事會議上,麻貴做出了具體的撤退部署——城北右路明軍先行撤退,其他部隊隨

後跟上,部將茅國器率軍殿後。 而統領城北明軍的任務,他交給了楊鎬。 這是他犯的第二個錯誤。 在接到撤退命令後,楊鎬帶隊先行,開始一切都很順利,部隊有條不紊地行進著,但隨

著部隊的行進,越來越多的明軍得知了撤退的訊息,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