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支援,只換來今天的野心、殺戮和侵略,所以同志們務
必要記住一個道理: 扶貧,是要看物件的。 但要佔據中國,必須征服朝鮮,於是他開始和朝鮮國王李昖談判,要求他們讓路,幫助
自己進攻明朝。 當時的朝鮮並不是獨立國家,而是明朝的屬國,國王要向大明皇帝稱臣,稱明朝為天朝,稱明軍為天兵。但凡國王即位,冊立世子,甚至娶老婆,都要事先向明朝報批,獲得批准之後才能做。 所以雖然這位李昖國王是個比較糊塗的人,關鍵問題上還把握得住,嚴辭拒絕了日本使
臣。 既然軟的不行,那就來硬的,豐臣秀吉隨即決定:先攻朝鮮,再佔中國! 可他還沒壯志凌雲幾分鐘,就得知了一個訊息,他的養子豐臣秀次反對進攻朝鮮,理由
固然是世界和平,大眾平安之類的話,但豐臣秀吉明白,這位養子是不想去賣命。 於是他靈機一動,寫了一張紙條,派人交給了豐臣秀次。 這張紙條充分地證明了一點:豐臣秀吉已徹底瘋狂。 因為上面只寫了這樣一句話: 五年之內必定攻下明國,到時你就是明國的關白! 但事實證明,他的瘋狂也是有理由的。 客觀地講,豐臣秀吉是一個奇才。他以庶民出身,苦熬幾十年,昀終一統日本,絕非尋
常人物,而且此人在日本國內,向來以謀略出名,從不打無把握之戰,戰國時期曾親自指揮過幾十次戰役,除掩護撤退的必敗之戰外,他只輸過一次。
順便提一下,他唯一戰敗的那一次,對手叫德川家康。
而在決心打這一仗之前,豐臣秀吉已經考慮了很久。
日本人的一個昀大特點是做事認真,比如在後來中日甲午戰爭之前,他們向中國派出了大量間諜,拍攝了很多照片,北洋艦隊每條船的噸位,人員,指揮官,炮口直徑,缺點,日軍都有詳細的記錄。
'1162'
而在抗日戰爭開始前,其工作更是無以倫比,所有中國少將以上的軍官,他們都有細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