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
整個過程,像一場會黨組織的騾馬大會,熱熱鬧鬧,忽起忽滅,平白連累了不少參與者。
1906年的萍瀏醴起義,如果按規模,要算是辛亥前革命黨所有起義中,參加人數最多的一次,前後差不多有三萬人之眾。但是,這樣一場聲勢浩大的起義,也是歷次起義中最難有成效的,沒有消滅什麼清軍不說,連一個小縣城都沒有拿下。整個過程,像一場會黨組織的騾馬大會,熱熱鬧鬧,忽起忽滅,平白連累了不少參與者。革命黨的歷次起義,策動會黨參與佔了多半,但每次起義,組織領導者都是革命黨,革命黨出錢,出槍械,拉會黨進來,略似僱人造反。但萍瀏醴起義不同,組織者領導者都是會黨,革命黨人充其量做個參謀。
其實在這場起義之前,1904年黃興為首的湖南革命黨人,也策動過一場比較典型的革命黨起義,跟孫中山歷次起義的路數相似,也是先籌錢買槍發餉,後動員會黨。湖南哥老會的龍頭大爺馬福益,硬是被革命黨人忽悠住了,明白了自己的幫會,原是要反清復明的。為此,黃興的華興會中稍有家資者,包括黃興、劉揆一、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