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次日清晨取下。每天l次,至愈為度。
'功 效' 祛風通絡。
'驗 證' 治療3例,均痊癒。
'備 注' 引自1956年《 上海中醫藥雜誌》(10)。
10 .附烏散治面癱
'方 劑' 熟附子、制川烏各15克,|乳香30克。
'制用法' 上藥共研細末,分成8 ……10包,備用。用時每取上藥末1 包,加生薑末3 克拌勻,用開水調成糊狀,即可使用。先囑患者用熱生薑生擦患處,擦至區域性充血為好,再將上藥糊狀敷患側(上至太陽|穴,下至地倉|穴),寬約3公分。用紗布敷蓋,膠布固定。並囑患者用熱水袋熱敷。每天換藥1次,至愈為度。
'功 效' 溫經、散寒、通絡。
'驗 證' 治療15例,病程2個月至半年以上。半年以內者,一般連續用藥5……10,半年以上者,用藥15天痊癒。
'備 注]引自1974 年《 新中醫》(l)。
11 .天地膏治面癱
'方 劑' 天麻、南星、鑽地風、白殭蠶、白及各7。5克、巴豆5粒(去皮)、鮮生薑500克。
'制用法' 上藥(前6味)共研細末,用生薑搗汁調和成膏,備用。用時取上藥適最,貼於患者面部健側(右歪貼左,左歪貼右),外以紗布蓋上,膠布固定,7……8 小時即可取下,每天換藥1次。
'功 效' 溫經散寒,祛風通絡。
'驗 證' 治療450例,病程1周至5年。一般1劑即愈,有效率達90%以上。
'備 注' 引自1981年《 黑龍江中醫藥》(4)。敷藥後面板髮癢,區域性教藥處可能出現瘡疹,不必用水洗。以防感染。注意防止藥物流入口、耳、鼻、眼內。7天內需避風。
八 、癲癇
癲癇,俗稱“羊角風”,是一種突然發生短暫大腦功能失調的疾病。表現為陣發性全身抽搐伴有暫時的意識喪失,或表現為軀體區域性肌肉的抽搐而不伴有意識障礙,或者僅有發作性的精神異常。
1 .逍遙散治癲癇
'方 劑' 柴胡、當歸各9克,白芍、白朮各12克,茯芩15克,甘草6克,生薑5克,薄荷(後下)3克。
'制用法' 發作期用水煎服,每天1劑,分4次服(臨睡前必須服1次)。病情緩解後改丸劑,堅持服半年至一年。
'療 效' 1987年第4期刊登的“治癲癇體會”經驗,試用於臨床很有效。
'驗 證' 病例一:劉xx ,經川醫神經科確診為“頭痛性癲癇”,每天發作2……3 次,每次10多分鐘至半小時,經中西醫治療1年多無效,後以丹梔逍遙散加升麻、白芷、川芎治之,服藥3劑,發作停止,至今3個月未見覆發。
病例二:李x ,經川醫確診為“腹痛型癲癇”。曾經多間醫院中西醫治療6年罔效,每2……3 天發作一次。處以丹桅逍遙散加香附、木香、佛手。服藥5劑後腹痛消失。由於丹桅逍遙散治療情志方面所致的癲癇療效甚佳,已列人我院“鬱癇”處方之
'備 注' 痰涎壅盛,喉中痰鳴加石菖蒲、膽南星、遠志;氣陰不足加紅參、天冬。癲癇病人發病幾乎都有情志方面因素,而情緒易於激動者則發病也更為頻繁。本著“舒肝解鬱,理順肝氣,土不受侮,心以何傷”之理,選用本方治療,可收良效。
2 .雄黃停癇丸治療癲癇
'方 劑' 明雄黃、鉤藤、制|乳香各25克,琥珀、天竺黃、天麻、全蠍、膽南星、鬱金、黃連、木香各19克,荊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