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部分(3 / 4)

小說:狼行三國 作者:這就是結局

來卻並不高,對此朗生心中自然有著自己的分析,很可能家世與學識就是限制他成就的最大瓶頸。不管事實是否如他所想,但今世他是按照這個思路去改造子龍的,至少從今天的結果來看,已然身為天下有數名將的趙雲驗證了他此前的看法是正確的。

在溫候呂布麾下,張遼高順素來齊名,二人也的確有著出類拔萃的為將之能,但其中亦有區別之處,文遠通文墨,知識面較之後者亦要寬闊許多,而高敬方的才幹更多則是來自他的苦工務實,實戰經驗二人亦是並駕齊驅。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張遼的理論基礎與文化功底要勝過高順,一開始這個優勢可能並不明顯,但隨著地位的提升與麾下的增多二者之間的差距就會體現出來,所謂“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說的也就是這個道理。倘若不是聽從勸說而飽覽群書刻苦學習,呂蒙最多也就是一個合格的武將遠遠做不到東吳大都督的位置!

他能有巨大的成就的確應該感謝規勸他的孫權,但並不是所有將領都願意聽人勸的,這與其本身的性格與勸人者的威望都有著很大的聯絡。一般而言這些已然取得了一定成就的武將都有著自己的驕傲,想讓他們改變觀點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假使勸導呂蒙的不是孫仲謀也未必就有如此效果,亦可見隨時關注自己麾下人才便對其加以改造並不是劉毅一個人的想法,真正有眼光的主上都會如此為之。

但比威望和在眾將心中的地位,朗生可謂當事一人,無論在哪個領域他都有著足夠輝煌的成績讓你服氣,而具備了這個前提之後,對於這些可造之材的改進或是重新塑造劉毅便有了先決的條件。在後世的企業管理之中有著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便是對幹部人才的培訓,讓他們隨時接觸最先進的思想來增進他們的學識與見識,使之更為適應市場競爭是時代的要求,這個經驗也被劉毅搬到了漢末之中。

在今世實際執行起來比之後世還有著更大的便利,在那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一個人幾個月不學習就會落後,但此時卻沒有這般緊迫,且在後世即使軍事化管理亦要考慮人權,企業中更難有極為強勢的手段,這些在今世卻都不是問題!不願讀書習字?可以,你就不要給我帶兵了,孤還不虧待你,好吃好住好官位待著,可對那些終日生活在行伍之中的戰將而言,這樣的日子倒不如給他們一刀來得痛快!於是乎很多人都不得不乖乖捧起了書本,且在日後還發現了此中的好處。

要再有刺頭百般無效的劉毅就是更加的簡潔,直接調到自己身邊近衛營中,孤直接看著你們學,武藝高強不是?戰功標榜不是?在孤面前還有驕傲的資本嗎?還不服氣直接動用武力,揍你個滿頭金星萬朵桃花開不服也得服!有的時候對付軍中之人,暴力反而是最佳的解決途徑,這步行短打更乃劉毅所長,能與之相敵的又有幾人?

為了讓麾下這些戰將能夠有更大的發展朗生可說是殫精竭慮,受到他的影響很多吃了苦頭之後又嚐到甜頭之人便自發的效仿起來,如此在燕軍之中便形成了一個良性的迴圈。自己有本事還不算什麼,帶出一幫有本事的下屬才叫真本事,與幽州書院的考試錄取不同,武院的名額固然還要考試但將領的推薦也是重要的前提,劉毅一個人不可能改變這個時代或是某種根深蒂固的看法,但在他的言行影響了一大部分人之後大家齊心合力去為此事那威力可就是極為巨大了,這不但在燕軍的建軍之中體現明顯,燕地的發展更是與此處息息相關。

遼東軍統領高敬方就是在燕王手中吃過苦頭的眾多武將之中的一個,但他倒算不上刺頭,很快就體會到了劉毅的良苦用心,真正下功夫鑽研之後所得極多,如今燕軍八大主力軍的統領說學富五車的確有點過頭,但博覽群書熟讀兵書戰策還要靈活運用卻是必備的素質,所謂大局觀是要以深厚的基礎與學識作為基礎的,否則無從談起。

在幽州武院劉毅主講的課目之中有一點讓大家都印象深刻,那便是換位思考,在戰場之上你要學會將自己代入敵軍將領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驗證自己的戰術是否可行;亦要站在友軍的出發點去加以想象,多體會一下那些同袍的難處,這些對於戰勝敵軍或是更好的配合友軍都會是極為可行的辦法,亦是在長期的實戰之中得到驗證的。

方才的一陣奮筆疾書,將高順心中的鬱悶之情發洩了大半,這個方法的確十分管用,而當那些負面的情緒減少之後,腦海中的思路就會漸漸的因為冷靜而清晰起來!他心中所想的已然不再是此時停止攻勢的種種壞處而是開始思索燕王下此軍令的真正目的到底何在?那些不利之處自己可以想得到大王又豈能不知?如此為之肯定是有著更大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