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部分(2 / 4)

小說:狼行三國 作者:這就是結局

嘴角出現了一抹笑容,對敬方的這個習慣他是知曉的,身為主帥必須要了解麾下戰將的性格特點與擅長之處,此乃大哥多次在自己面前著重提起的事情,趙雲自是深以為然。不過此時眼前高順揮筆的動作已然舒緩了許多,速度也放緩了下來,面上一副若有所思之狀,這便可表示敬方的心情已然在逐漸的舒緩下來,子龍並不出聲而是緩步繞到其身側看著高順揮毫下筆,也是極為認真。

“主不可怒而興師,將不可慍而致戰……敬方,你這滿肚的怨氣還是不小啊!”大哥極為認真的學習書法表現出了不下武道的專注,趙雲受其影響也對文墨之事注重起來,劉毅身邊有鍾繇,他身側亦不乏高明之士,郭圖、張竑、簡雍等人都是此中高手,就算比不得當今大家但教三將軍已然足夠,因此趙雲此時對於書法的鑑賞還是有著很高的眼光的,高順的字只能算是入門可趙雲當然不會在此之中多做糾纏,倒是見敬方與自己方才一般都是一副深思之狀這才笑而言道。

“三將軍?將軍勿怪,順一時深思,有些忘乎所以,方才心中確是有些怨氣不吐不快,不過此時已平復許多了,將軍來的正好,順正有事要與商討!”聞聽趙雲出聲,高順回過神來,出言之中卻對自己的心情並無任何的掩飾,在趙雲面前也沒有這個必要!

“哦,敬方有何所得,雲願聞其詳。”趙雲亦是興致極高的言道。

第九百三十九章 所見略同

謀臣猛將何者更重?此處很難加以評述,標準答案莫過於兩者之相輔相成,而在羅大大的鉅著之中,智謀之士的作用顯然要勝過一眾猛將,於是乎給讀者們留下了這樣的一個印象,所謂大將就是要有過人的武勇,其將略倒在其次,至於行軍佈陣出謀劃策則是一干謀士的事情,演義之中飛將呂布,五虎上將,虎痴惡來的名聲要遠遠勝過曹營五子良將便是一個很大的例證,可其中卻有著很多的偏頗之處。

帶著後世的經歷穿越漢末,自身不但已然成了勢力最為強大的諸侯,有著百戰不殆之名又是身居風雲將譜之上,麾下謀臣猛將為數眾多,劉毅對此顯然有著很高的發言權!但以勇武與智謀來作為劃分並不是太過明確的標準,可以如此說,當真讓郭嘉與徐晃各統一軍交手的話勝負絕對難料。有時候,謀臣與大將之間是有著很多的共同之處的,尤其是像關羽張飛徐晃張合張遼這般文武雙全的名將,他們對於戰場形勢的分析判斷和軍中實務的瞭解絕不會在那些謀臣之下。

倘若強要加以區分,恐怕那些知名的謀臣應該在大局的分析上要更勝一籌,因為戰爭從來就不是僅僅體現在戰場之上的,那些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奇謀之中所包含的的也未必盡是兵法,對對方心理的把握,自身淵博的知識,以及對麾下的知人善用都會成為決定成敗的關鍵,而倘若論及軍中實際的一應操作,武將們又會佔據不少的優勢。

劉毅不敢說自己對此的分析就是完全正確,但肯定有可取之處,以此作為出發點,提高麾下戰將的大局觀讓他們掌握一些戰場之外的知識首先可以肯定是不會錯的,至於是否有著良好的效果就要留待實戰的檢驗,因此在幽州武院之中針對燕軍高階將領便開過不少次課目,賈詡、郭嘉、張虎、戲志才包括劉毅自己以及一眾戰將們都曾經登上講臺透過具體戰例與事例來講解自己的經驗與得意之處。這種方法有教學之效但更多還是一種交流,眾人都可在此間取長補短。

後世的所見帶來的一些先見之明可以讓劉毅前期在人才的爭奪之中佔據不少的先機,但將那些名垂史冊的謀臣猛將們收入麾下就萬事大吉了嗎?這顯然還不足夠,除了對之信任在適合的崗位上發揮他們的才能,身為主上亦要想法設法的將他們的能力再做進一步的提升,此間所包含的目標絕不單單是史上有名之輩,那些原本碌碌無名之人亦可因此脫穎而出取得不下前者甚至還要勝過的生命地位!也許這也是穿越者最大的樂趣之一,會讓他們有一種創造歷史的自豪。

與此處燕王劉毅還是有著頗大的作為的,張虎這個最大的例證不用多言,似李鐵牛、李元霸、洪彪等輩經過戰場的驗證亦可作為合格的戰將而載入史冊。而趙雲、甘寧、嚴綱等等一眾原本有名的戰將也會比他們在另一個時空之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當然其中還有一部分在原先的歷史軌跡之中本已應該戰死沙場卻因劉毅的到來而改變了命運,亦可將自己的能力盡情展現出來,高順便是其中之一!

後世的劉毅對三國這段歷史是很感興趣的,有很大的一部分也是來源於三國演義,趙雲這個角色得到了人們最多的喜愛但在史實之中他的評價比起那些名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