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2 / 3)

小說:三峽拾韻 作者:江暖

民用和工業用房的高費用,應有適當的估計……”

在“長辦”提出的“150方案”流產之後,三峽工程重新論證期間,除世界銀行外,前蘇聯、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均派代表團訪華,參與了三峽工程的技術諮詢與合作。其中,1985年日本三峽工程考察團團長騰元一郎的意見格外令人憂慮。他對錢正英說:“照我個人看來,三峽工程80%的問題在移民。”

在中國三峽工程緊鑼密鼓的同時,其它國家的一些水電工程紛紛下馬。巴西,把原計劃在亞馬遜河上修建的但尚未動工的所有25座水電站全部擱置起來;馬來西亞,停建了耗資40億美元、將使5200人遷徒他鄉的沙澇越巴昆大壩計劃;印度政府在耗資3000萬美元,施工8年之後,不得不在1980年停止修築賽倫特水壩;還有澳大利亞,前蘇聯等等。其中原因之一,是世界銀行執行了一項新的政策——沒有移民規劃的工程,不給予貸款。

錢的問題是另外一回事,但世行把是否考慮環境和移民的問題擺在首位,作為是否放款的前提,其良苦用心,現在已被越來越多的國家領導人所理解和接受了,應該說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

真正的成功��

其實,中國已經走到了世行的前頭。在世界銀行提出“無移民計劃工程不給貸款”的時候,中國的三峽工程移民調查工作已經進行。

早在50年代,“長辦”就曾多次組織大規模的實物調查摸底,取得了可靠的資料。到了80年代,庫區19個縣市農業區劃工作歷時5年,又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引用遙感技術,取得了詳實的土地普查資料。

土地資源普查,除了運用我國自身的最新技術解譯衛片、航片,又複核了庫區可能利用的土地面積,結論是:

移民安置區有適宜開墾的荒山、草坡萬畝,而準備規劃利用的僅僅是萬畝,佔宜墾面積的,可見安置區可用荒地是足夠了。水庫興建後,還可提供100萬畝的養殖水面,用於移民安置。

於是,出現了一個新的概念:“開發型移民”,在中國的三峽。正如錢正英所解釋的那樣,

庫區的移民,不光是一般的安置,搬了家暫有地方住,有飯吃。關鍵是要讓庫區的移民有前

途。移民必須是開發型的,把安置與發展移民地區的生產、經濟結合起來。利用移民的機會,讓庫區的經濟騰飛起來,這才是三峽工程真正的成功。

中國人當然有這樣的決心和信心。

按《三峽工程移民政策和遷拆補償標準》有關規定,全庫區淹沒處理補償投資總額為億元。其中,農村移民安置費為億元;城市遷建費為億元,集鎮遷建費為億元。最近中央又作出決策:將移民總費用實行分省包乾,考慮物價因素,總投資擬定400億元。

值得說明的是,以上投資,直接用於城鄉移民安置佔61%;專業設施遷建費、科研、生產和智力投資等開發型費用,佔了39%。

按照總體規劃,移民進度和歷年投資是這樣安排的:

正常蓄水位175米,壩頂層高185米,按照“一級開發,一次建成,分期蓄水,連續移民”方案,初期執行水位156米,移民高度線為160米。根據施工和發電要求,現計劃用20年時間將移民全部安置完畢。其中以4年時間作為移民前期工作,用12年時間遷完160米以下移民;再以4年時間遷完160米以上移民。

經逐縣分年平衡,每縣市年遷移人數最多不超過8000人,年投資最少億元,最多億元;移民投資的高峰,將會在大壩圍堰發電之後。

百萬移民,四百億資金,人均計算下來,每人頭上國家要投資數萬元之巨。“開發型移民”,中國要走一條新路子。

���

困難與希望同在��

事情當然沒有1+1=2那麼簡單。

作為前期工程準備,三峽壩區“三通”及移民搬遷安置工作早已進行。截止今年10月中旬,地處三峽壩區的宜昌縣,已向三峽工程交地逾萬畝,移民近萬人,拆遷房屋數十萬平方米,集鎮遷址和移民居民點動工10餘處,已基本完成“三通一平”,可確保80%的移民春節搬進新房。

在我國已興建水利水電工程8萬多個,移民1000萬人,其基本情況是:三分之一安置移民生活較好;三分之一移民生活一般;另三分之一移民因居住條件,地理環境諸多種情況影響,尚未解決溫飽問題。

三峽工程,涉及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