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話語未免讓人覺得是在很俗套地唱高調,所以蘇秦適可而止,在信的末尾只平靜地寫道:“王苟有所善而欲用之,臣請為王事之。王若欲專舍臣而專任所善,臣請歸釋事,苟得時見,盈願矣。”
燕王要用“所善”,蘇秦自願降級使用,服從那位“善”人的領導,如果燕王嫌蘇秦在齊國礙事,他願回燕國解釋一切,到那時若能見燕王一面,他就滿足了。
話說得平淡,一片忠誠卻從言辭間自然而然地溢位'4'。
蘇秦的忠心自然是有的,但也未必不是在負氣地對燕昭王說:該如何對待有功之臣,你看著辦吧!
這封信蘇秦應該是交給盛慶帶回燕國,然後他便靜候燕昭王的選擇。
燕昭王最終並沒有派來“所善”之人,大概是冷靜思量之後,發現蘇秦真的不可替代。
就在蘇秦和燕昭王鬥氣的前後,齊湣王發動了第三次入侵宋國的戰爭。
齊國能跟秦國達成合作默契,是因為有一個犧牲品,那就是宋國。
失去了秦國的保護傘,宋國終於能夠任由齊湣王宰割了。
湣王的時機選得很準,宋康王離譜的暴虐已經超出了宋人的忍耐極限,沒有人肯再保衛這樣一個魔鬼掌控的國家。當齊國大軍殺來的時候,曾經兩次頑強抵禦外敵的宋國人民,此時卻不做任何抵抗地四散而去,聽憑自己的祖國滅亡。
五十二年的鐵腕統治轉瞬間就全盤崩潰,老邁的宋康王一定又憤怒又難以理解。他怎麼也搞不懂,那些平日對他不敢有半點違拗的臣民,關鍵時刻居然敢不服從他的命令,無視他至高無上的權威。
他此刻能搞明白的只有一件事,自己要想活命,就得快逃。
他逃了,逃進了他曾擊敗過的魏國。魏昭王大度地收留了他,可能也是考慮到,這個前任國君多少總會有些影響力,宋國也總會有一批不甘心亡國的人,兩者或許能結成一股反齊的力量,日後魏國等諸侯與齊國相抗時,可以派上些用場。
但宋康王已經等不到那個時候了,喪國的重創讓他極度憋悶窩心,心情不健康最後拖累得身體也不再健康,可能不久之後就一命嗚呼了。按說像他這種亡國之君是沒有諡號的,《史記》就直呼他為宋王偃,但《戰國策》和《呂氏春秋》卻都叫他康王。這可能是幾個還死忠追隨他的臣子,在他死後弄出來的名稱。
也在宋國滅亡這一年,八十四歲的莊周最後看了一眼這混濁的人世,從容地拋掉了羈絆他太久的生命軀殼,讓魂魄輕靈地飛昇至虛空,自由地遨遊去了。
智者超脫了,芸芸眾生卻還要飽受煎熬。
總算消滅了宋國的齊湣王,看著臣服在腳下的財富和沃土,感覺自己簡直是建立了不世的奇功。膨脹的自我評價刺激了他慾望的擴張,趁著滅宋的勢頭,他把惦念了十年的楚國淮北之地,也就是東國強奪了過來,又“西侵三晉”,進犯趙、魏、韓三國。這還不算,他甚至想取代周王室“為天子”'5'了。
眼見他日益驕狂不可一世,“諸侯恐懼”,有的小國如鄒、魯等趕忙俯首稱臣,大國的君王們自然不肯這般服帖,紛紛商討對付齊國的策略。
蘇秦應該笑了,幾年的遊說奔走,經歷反覆與波折,最終一切還是按照他的設計才邁向成功。
剛剛感覺輕鬆的他,卻不想又要奉命出行。
齊湣王可能也發覺自己做事過急,樹敵過多,於是想要緩解一下跟諸侯的緊張關係,作好這項工作的最佳人選,自然地就是外交能手蘇秦。
這時代表齊國去拜會諸侯,無疑是一件吃力卻未必討好的差事,蘇秦的頭腦不會不懂,可是王命如此,不容他有迴避的空間。
他只能上路,行程的第一站大概選的就是魏國,可能是因為籌劃五國攻秦時他在這裡呆的時間最長,與各色人等,特別是薛公都比較熟悉,開展工作或許容易些。
他並沒指望魏國會怎樣歡迎自己,但恐怕也決沒想到,迎接他的竟是更糟的待遇。
他又被扣留了。
四。家人是最後的依靠。
司馬遷在《史記·蘇秦傳》裡把被魏國扣留的人說成了蘇代,還說魏國是“為燕執代”,這自然不對。魏國困住蘇秦,無非是對齊國“侵三晉”的一種報復。
其實魏國人對蘇秦還很客氣,好象除了不准他離境,便任他自由活動。
蘇秦當然不感謝魏國的優待,心裡只想利用這份寬容溜走。直接回齊國看來是不可能的,那就轉換方向,先逃出去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