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等)每月津貼不超過大洋10銀圓(約合今人民幣30元)。中央和地方的幹部待遇略低於部隊。我們還可以注意到,這種分配的內容主要是解決填飽肚子的生存問題,而並不保證“穿衣、住房”的條件。基本概念是“民以食為天”。 跟30年代的城市相比,這樣的生活水準是較低的,但要是跟當地(特別是赤貧地區)一般饑民相比,這樣的生活就可以滿意了。 在蘇區供給制下生活的文化人有瞿秋白、馮雪峰等,以及後來跟魯迅筆戰的楊邨人等。。 最好的txt下載網
中共根據地的供給制(1)
抗日戰爭時期(1937—1945)的供給制 1937年9月,中華蘇維埃政府西北辦事處財政部制定的“各級政府工作人員供給制標準”為:分割槽、縣、鄉各級幹部,一律每人每月生活費3圓9角,計糧食2圓、菜金9角、津貼1圓。1938年8月,陝甘寧特區財政廳規定調整津貼標準,分為五等,從“分割槽專員”以下分別為:4圓、2圓5角、2圓、1圓5角、1圓。 1939年1月,八路軍參謀部規定各機關部隊的供給制標準為—— 糧食標準分兩種:每人每日1斤半(合750克),1斤4兩(合625克); 菜金標準,按人員類別分四種:每人每日4分、5分、7分、1角; 夜間工作的報務員等,每人每月發給夜餐費1元5角; 生活津貼分四等: (1) 最高一級,主席、參謀長、政委、局長等,每月5元; (2) 處主任、科長、團營級幹部等,每月4元; (3) 股長、科員、譯報員、秘書、連級幹部等,每月3元; (4) 文書、管理員、教員、排級幹部等,每月2元; (5) 最低一級,勤雜人員、戰士等,每月1元。 按照日用品的購買力,當時(抗戰頭兩年)法幣1元約合今日人民幣15—20元。但1939年以後全國各地物價飛漲,貨幣迅速貶值,供給制的標準則改為以實物計算。 在游擊區,由於抗日遊擊隊的流動性很大,缺乏比較固定的經費來源,因此,沒有也不可能有比較固定的供給標準。 1940—1941年是抗戰最艱苦的兩年,也是邊區部隊、機關工作人員物質生活上最艱苦的兩年。在日本帝國主義“掃蕩”、國民黨封鎖及自然災害的侵襲下,抗日根據地的財政遭到了極大的困難。 毛澤東在1942年寫的《抗日時期的經濟問題和財政問題》一文中,回顧當時的困難情況時說,我們曾經幾乎沒有衣穿,沒有油吃,沒有紙,沒有菜,戰士沒有鞋襪,工作人員在冬天沒有被蓋。但是,我英勇的解放區全體軍民,並沒有被困難嚇倒。在“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正確方針指引下,中國共產黨一方面領導人民發展農業生產和其他生產事業,一方面組織機關、學校、部隊儘可能地實行“生產自救”。在陝甘寧邊區,生產範圍以農業、蔬菜、畜牧為主,也經營一些工業、商業和交通運輸業。 自陝甘寧邊區開展大生產運動後,其他各根據地凡有條件的,都程度不同地開展了生產自救運動,渡過了1940—1942年的嚴重困難時期,適當解決了機關、部隊的生活需要,基本保證了部隊指戰員和機關工作人員的生活,減輕了人民負擔。 陝甘寧邊區政府於1943年1月間,還規定了如下的自給標準: 機關自給方面:(1)九個月以上的蔬菜;(2)每人每月肉2斤,調料6元;(3)每人每年過年過節肉2斤;(4)每人熟毛斤,單鞋1雙,襯衣1件,肥皂兩條;(5)每人每年文化娛樂費50元,修理補充費120元;(6)照顧小廚房待遇的病號所需的開支,個人自給方面:毛巾兩條,牙刷兩把,精鹽4兩(125克),單鞋1雙,襪子2雙,用公家發的熟毛打成毛衣1件,毛襪1雙。 毛澤東1943年11月在《組織起來》一文中說:邊區的軍隊,今年凡有地的,做到每個戰士平均種地十八畝,吃的菜、肉、油,穿的棉衣、毛衣、鞋襪,住的窯洞、房屋,開會的大小禮堂,日用的桌椅板凳,紙張筆墨,燒的柴火、木炭、石炭,差不多一切都可以自己造,自己辦。我們用自己動手的方法,達到了豐衣足食的目的。(引自《毛澤東選集》第3卷第932頁) 奔赴延安的文化人 抗戰開始後,延安是流浪各地的左翼文化人嚮往的地方。林斤瀾寫道:“蕭軍到達延安,一度離開,後來又返回延安。”據徐懋庸回憶:“1938年3月下旬,我和蕭軍、何思敬等文化人剛到延安,丁玲帶領戰地服務團(包括塞克、聶紺弩等)也從山西回來;一天晚上,毛澤東、張聞天、張國燾、康生等舉行宴會,歡迎我們這幾個新來延安的文化人。……” 丁玲19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