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這個路燈就多,特別是夏天,人們燒飯,納涼,洗衣服,都在廳堂裡。而不住在廳堂兩邊的人家,每天只是路過時才用得上這燈,卻要平攤電費,心裡不平衡了。他們先是要求在老宅各個地方都裝路燈,比如樓梯口、連廊。可是裝了以後,只有人隨手開燈,沒有人隨手關燈,老宅裡到處都是亮堂堂的。電費節節上升,又吵吵嚷嚷把這些路燈封了。老宅又恢復了黑暗,只有從各家的門縫裡漏出的一點燈光,現在成虎就是摸黑走路。
成虎將腳踏車停在三進雨廊邊的小院裡,小心地繞開旁邊一塊叫做“叫堂”的石板,因為這塊石板踏上去就“咯噔”一聲響,嚇人一跳。他上了二樓,掏出鑰匙開啟房門,“咿呀——”木質的門軸發出一聲呻吟。每當聽到這樣的聲音,他的腦海裡立即會浮上一個詞:時光倒流。有一種回到從前的感覺。
大學畢業回到家鄉時,成虎看到老宅依然如故。老宅就像一張發黃的老照片,凝固了一個歷史的瞬間,在外讀了四年書的他,彷彿一下子又回到過去,幾年鮮活的大學生活倒變成了一個夢。
報社一時沒有房子分給成虎,他只能住回老宅。
雖然成虎對老宅的歷史充滿了興趣,但那隻能是站在遠處研究它。而生活中對這陰溼、殘破、逼仄、缺少陽光的老宅,他打心底不喜歡,甚至可以說很牴觸。外面的世界早已充滿現代氣息,可是一走進老宅就彷彿聞到一股數百年的黴變氣息。於是,心情就像這缺少陽光的老宅一樣,明媚不起來。
成虎家住的是老宅三進二樓的廳堂,是把樓下廳堂的隔扇門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