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辟後,對上官婉兒也無惡感,而且,春風一度,覺得這位女子才貌雙全,溫柔懂事,便“拜為婕妤,專掌制命詔書”。
這樣的人物,自然不是尋常婦人。在武后時,上官婉兒與武三思就一直通姦偷情。至此,在上官婉兒牽針引線下,兒女親家,韋后與武三思又在宮中會面。本來是親家們之間拉家常,韋后久曠,又值虎狼之年,更年期來臨前,最後的亢奮期,眼見武三思小老爺們眉眼帶情,渾身燻得倍香,老孃們便倒在親家翁懷中,由此成就了兩代人的“通家之好”。有人可能奇怪,女人妒忌乃天之常情,為何上官婉兒會把老情人薦給韋后。宮廷政治,人情皆扭曲不同常人。上官婉兒此舉,實則是確保自己地位的關鍵一招。只要皇帝、皇后倚重,宮內外衛士、道士、僧人一類的“搗藥杵”有的是,不缺武三思那一根。
把韋后搞掂,武三思一顆心終於放進了肚子。枕邊風最硬,一經韋后整日言表武三思多麼有才多麼忠心,中宗李顯自然把這位表哥親家翁召入宮,引入禁中,圖議政事。又有女兒、女婿成天甜言蜜語,往來彌切,中宗、韋后、武三思等人最終熱成一片,“張柬之等皆受制於(武)三思矣”。
中宗入據皇位後,遍搞宮中美女,自然床第間冷落了韋后。心中“不忍”之際,見武三思讓韋后很高興,他自己就高興,畢竟二十多年患難夫妻,當年兩人又有為帝以後“不相禁制”的誓言,武三思替自己幹床上活兒,自然也是“忠臣”所為。平時,韋后與武三思玩雙陸棋,眉來眼去,打情罵俏,中宗竟也裝作不知,斜倚一旁,為二人點算籌碼,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等級最高、最厚道的綠帽烏龜。
待到皇宮大內的中宗、韋后、武三思已經“天地一家春”,張柬之等人才慌神,多次上奏,“勸上(中宗)誅諸武,上不聽”。張柬之急了,親自入宮陛見,泣諫說:“武后革命之際,幾乎盡誅李姓皇族。今賴天地之靈,陛下得以返正,而武氏諸人濫宮僭爵,按堵如故,怎能讓天下人心服呢。希望陛下抑載他們的祿位”。
唐中宗不僅不聽,還升封武三思為司空、梁王,武攸暨為司徒、定王。同時,在韋后竄掇下,中宗李顯反把自己與張妃所生的兒子譙王李重福貶為均州刺史外放,“常令州司防守之”。
為了安撫張柬之等人,唐中宗下詔,以張柬之、武三思等十六人皆為助已復辟的大功之人,“賜以鐵券,自非反逆,各恕十死”。其實,中宗復辟,革的就是他武氏表親的“命”,武三思等人沒有事前任何的幫助。
張柬之等人雖被唐中宗表面“榮寵”,實際已無權柄,“朔望趨朝”,見皇帝已非平常易事。至此,數人相聚一起,“或撫床嘆息,或彈指出面血”,相言:“主上當英王時,以勇烈著稱,我們當時不立刻誅殺諸武,是想讓聖上自己下詔誅殺,以揚天子之威。如今,事勢已去,真不知如是好!”事後諸葛亮,只能哀嘆徒然。中宗李顯這輩子,只在年青剛登帝位時為他老丈人爭祿位時牛B過,從未有過什麼“勇烈”舉動,屬於老好人一個,張柬之等人算是看走了眼。
敬暉等人失權後,很怕武三思等人在唐中宗面前說自己壞話,就派先前曾提攜過的考功員外郎崔湜為耳目,讓他刺探宮內動靜。崔湜是個投機小人,眼見中宗“親(武)三思而疏遠(敬)暉等”,一百八十度大轉變,把敬暉等人的密謀一骨腦端給武三思,“反為(武)三思用”。武三思又怒又喜,馬上提撥崔湜為中書舍人。
一日,武三思正於府中飲酒,家人來報,有位“老友”鄭愔求見。鄭愔曾是武后時代的殿中侍御史,一直諂事張易之兄弟。中宗復辟後,他被貶為宣州司士參軍(地級市的教育局長)。人壞四處壞,在當地也不老實,不久,鄭愔又因貪汙事發,慌忙逃回洛陽。窮急之下,來投見武三思。)
別人謁見,武三思還懶得接見。聽說鄭愔老友來,他忙喚入一見。
鄭愔堂下跪拜施禮,剛剛起身,忽然放聲大哭。嚎了數聲,這位爺又開目伸顏,朗聲大笑。
武三思見狀也嚇一大跳,心想這鄭愔莫非“下放”後得了失心瘋,神經病犯了?仔細觀瞧,鄭愔神色又恢復如常,不像有什麼毛病。
兩人落座,武三思問:“你剛才又嚎又笑,什麼意思嗎?”
鄭愔回答:“始見大王而哭,哀大王將戮死而滅族也;後乃大笑,喜大王之得我鄭愔相助也。大王雖受天子愛寵,張柬之等五人皆據將相之權,膽略過人,廢太后若反掌。大王自思,您如今勢位,能與則天太后相比嗎?大王不除掉這五個人,危在旦夕,這正是我鄭愔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