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2 / 4)

究方案終於得以實施。

“工程”對殷墟甲骨測年所設定的目標是:用改裝後的加速器質譜儀,對各期、各組有字卜骨進行測年,對照高精度樹輪校正曲線研究,將測得的資料轉換成日曆年代,進而排出商代後期武丁至帝辛的年代序列。同時,工程對樣品的選取條件制定了五條嚴格的標準:

一、卜辭中有稱謂,時代明確者。

二、有天象記錄(如日、月食)者。

三、有年祀者。

四、有重要貞人或重要事件者。

五、地層關係明確者。

在以上諸多條件中,至少符合其中之一,方可入選。

殷墟出土甲骨多達15萬片,要從中選出符合以上條件者,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不過,這次選擇不是直接到甲骨的收藏處一件件查詢驗看,而主要是依靠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纂的《甲骨文合集》這部著作進行查尋。《合集》共收集甲骨41596片,編排體例依照學術界通行的五期分期法,將甲骨文資料分為五個時期:第一,武丁時期;第二,祖庚、祖甲時期;第三,廩辛、康丁時期;第四,武乙、文丁時期;第五,帝乙、帝辛時期。

由於在夏商周斷代工程中專門負責“文獻資料庫”專題的羅琨,以前在歷史研究所參加過《甲骨文合集》的編輯工作,對有關情況比較熟悉,“工程”首席科學家決定甲骨文樣品的收藏處所由羅琨提供,而具體的選取任務,由社科院考古所劉一曼、曹定雲等甲骨學家負責完成。

對照書中的甲骨拓片,劉一曼、曹定雲等學者經過一個多月認真的核對,縝密的篩選,嚴格的鑑別,終於選出了300多片符合條件的甲骨。但在這300多片甲骨中,許多條件優良者並不在國內,它們被分別收藏於英國、日本、美國等地。如甲骨文所記錄的天象,比較明確的可用以定年的是五次月食卜辭。其中,乙酉夕和己未夕■庚申兩次月食記有月名,是“工程”研究的重點。乙酉月食兩版都是龜腹甲,庚申月食既有月名和月食的時間範圍,又是卜骨。因此,庚申月食的測年對“工程”就顯得格外重要。但遺憾的是,兩片月食記錄的甲骨均藏英國的博物館。顯然,要讓這些國家和地區收藏的甲骨拿出來測量是不現實的。無奈之下,只好放棄國外和臺灣等地收藏的甲骨。經初選、複選,最後確定利用儲存於國內的150片甲骨用以測年。為慎重起見,“工程”利用社科院考古所的甲骨藏品作了取樣實驗後,對各地甲骨的取樣作了嚴格的規定:1、不傷及刻辭卜骨上的文字;2、不傷及卜骨背面的鑽鑿痕跡;3、儘量從卜骨不重要的位置如骨臼或骨板下部取樣;4、取樣部位要修補上色。根據這4項規定,劉一曼、曹定雲等甲骨學者先於考古所以無字甲骨試驗並取得成功。所用甲骨修復上色後效果很好,不知情者幾乎看不出來。這樣做的優點是:既不影響原件的研究價值,也不影響陳列與收藏;甚至還因年代的測定,使它的收藏價值更高。工程領導小組專門派甲骨學專家劉一曼、曹定雲、黃天樹等人,同考古所技術室的文物修復人員一道南下北上,赴各地大學、研究所、博物館、圖書館等收藏單位提取甲骨樣品。按照加速器質譜計的要求,每片甲骨只要取1~1.5克,即相當於指甲蓋大小便可滿足測量需要。經過和若干個單位多次協商,最後,“工程”派出人員終於採集到107片殷墟文化一至四期的卜骨樣品。

就AMS測年法而言,無論是測木頭還是骨質樣品,都要經過事先化學處理這一環節,而對有字甲骨的測定,這個環節就尤其顯得重要。為此,工程特設了“骨質樣品的製備和研究”專題,由北京大學14C測年制樣實驗室的原思訓教授主持,其主要工作程式為:

1.對骨質樣品14C測年中的分離與純化作了深入研究,經前處理分離,純化得到的測年能夠滿足高精度測年要求。

第六章 商代後期諸王的年代(5)

2.建成了用元素分析儀作燃燒、分析與製備裝置的AMS測年用C02製備系統。

3.建立了4套合成石墨裝置。

4.研製成功樣品氣體回收系統。

5.至1999年底共製備石墨樣品514個,其中斷代工程測年石墨樣品274個。

當上述一系列程式完成之後,再交加速器質譜儀進行測定,所得資料見下表。

從甲骨樣品測定並擬合後的情況看,所得日曆年代與“工程”確立的商後期年代框架基本一致。利用AMS法進行有字甲骨測年,在標誌著這門技術為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