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3 / 4)

小說:陳毅的非常之路 作者:匆匆

國的戰士們,睡過滿天風雪的地洞,在傾盆大雨中坐宿,在濃霜晶瑩的田野裡依槍而眠,在整夜不停地行進征途中打瞌睡,指揮員睡在豬圈裡指揮作戰。

今天,戰士們甜蜜地躺在馬路上作短暫的休息。

大家在躺下時,都輕聲地笑道:“呱呱叫,平得很,就是涼一點。”

這些勇敢和智慧結合的戰士,他們深深的自覺的知道,為什麼在沂蒙山我們要睡亂石刺背的山頂,而在上海還要睡這冰涼的馬路,這就是戰士們思想中早就肯定了的:我們是來解放人民,而不是來享福;我們願意生活過得更舒服,但是要在生產發展,人民生活提高之後。

沒有戰鬥任務的部隊,一排排地躺在人行道上,燈光溫暖著這些安詳熟睡的人民戰士。

慈祥的老太太,熱情的青年學生,商店的老闆、店員,都懇切地請求戰士們到他們房子裡去休息一下。

可是戰士們婉謝了,他們不願擅入民宅,他們不願在這一小事上,開了麻煩群眾的先例,開了違反人民軍隊傳統的先例。

陳毅是5月25日傍晚冒著濛濛的細雨,從丹陽乘火車到達上海南翔鎮的。

這是解放軍對上海市區發起總攻的第三天,蘇州河北岸一些據點還控制在少數國民黨軍手裡,不時傳來時疏時密的槍炮聲。

這次戰役是5月12日正式發起的。

國民黨軍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集團所屬的八個軍20餘萬人,部署在上海市區及其周圍地區,憑藉預設堅固工事負隅頑抗。

至5月22日,陳毅所指揮的第三野戰軍第九、第十兵團肅清上海外圍國民黨軍,並部分地突入守軍的主陣地。

十一、上海情結(下)(3)

5月23日晚,第九、第十兵團發起總攻,迅速佔領除蘇州河以北一帶地區的全部市區和高橋、吳淞口等要地。

湯恩伯等國民黨高階將領,在解放軍的凌厲攻勢下喪失了抵抗到底的意志,帶領5萬餘名殘兵敗將慌不擇路地登上停泊在吳淞口的艦船,倉皇出逃。

陳毅帶領一批接管幹部到達南翔鎮時,整個戰役已接近尾聲。

陳毅再一次同饒漱石走在一起。

他們同時在丹陽登上火車東行,同車到達上海南翔鎮。

在整個解放戰爭期間,饒漱石除了在華東局和華東軍區擔任書記和政治委員兩個職務外,華東野戰軍和後來的第三野戰軍都沒有他的職務,而分別由陳毅擔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由於華東局和華東軍區不具體管戰時的軍事工作,有關作戰計劃、部隊調動、軍事指揮、戰時政治工作和後勤保障工作等,都由野戰軍組織實施,陳毅和饒漱石在一起的時間實際是很少的。

這種安排倒有其高明之處,少了相互掣肘,對保障戰爭的勝利確有好處。

後來,陳毅奉調中原工作,雖然仍舊兼著華東方面的職務,實際上與饒漱石已無多少瓜葛了。

現在,陳毅放眼全域性,為了迎接全國的最後勝利,為了迎接整個上海的徹底解放,迎接即將開始的堆積如山的工作,他願意在華東局第一書記鄧小平的領導下,盡最大努力同作為華東局第二書記、上海市委書記的饒漱石搞好關係,做到步調協調一致,而真心誠意地願把某些個人想法擺在一邊。

這是關係全域性的利益所在,不能有絲毫含糊。

他決心身體力行。

就上海而言,他這個市長和饒漱石這個市委書記搞好關係就更加重要了。

他經常提醒自己,凡是涉及饒漱石的事情,事先多冷靜想一想,說話避免直來直去,儘量不造成新的誤解。

陳毅、饒漱石一行剛剛穿過雨霧和滿是積水的爛泥路來到燈光明亮的南翔中學校園內,上海地下黨負責人劉曉、劉長勝等人隨即趕到。

劉曉、劉長勝曾經化裝到丹陽向總前委和華東局彙報過工作。

陳毅一見面就動情地說:“你們辛苦了!你們立了大功呀!看,仗打得這樣厲害,還到處燈火通明!真了不起,你們的護廠護校工作組織得好!”

劉長勝、劉曉二位分別彙報了上海人民急切盼望解放的情況。

他們正在做蘇州河北一帶國民黨青年軍和交警的策反工作,力爭火車站、發電廠和自來水廠等主要設施不被破壞,盡最大努力做到城市生活的正常運轉。

隨後陳毅等人在劉長勝、劉曉的引導下驅車到滬西中山公園後面的聖約翰大學。

這裡校園寬闊,教職員工多已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