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對待你。
人們不再接受更深刻的東西,你不需要也沒辦法再去和幾個人聊幾個小時來讓他們真正接受你,這不符合遊戲規則。
是個理沒錯了。這場實驗的門檻之高,真的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看著眼前這位女生長得足夠漂亮,上得起央美說明她的家境本來就很好,而且對高階場所的熟悉程度,都是遊戲通關的隱形條件對不對?
資源過剩者玩轉規則,需要資源的人毫無頭緒。
真名媛扮假名媛扮真名媛,才是這個作品最大的諷刺。
家境優渥的美女大學生,即使不愁吃穿,仍可以到處享受免費的資源,以及他人的尊重和善意。
而真正需要資源的窮人,則在生活中處處碰壁、遭受無端的歧視和指責。
窮忙階層的貧窮是由數不勝數的困難所組成的,一個困難會令另一個困難加劇:
不僅工資水平低,而且教育水平低;不僅工作沒出路,而且能力有限;
不僅存款不夠用,而且消費不明智;不僅住房條件差,而且育兒方式不當;
不僅沒有健康保險,而且家人不健康。所有的問題都要全盤一次性解決。
除非能找到大部分問題的解決方法,否則問題就無法被根除。”
貧窮就像一個環環相扣的陷阱,一旦掉入其中,即使你再努力,也很難爬得出來。
所以能怪所有窮人,貧窮都是因為他們不努力嗎?
有個詞叫馬太效應一種兩極分化現象,指的是:富有的會越來越富有,窮的會越來越窮。
出自聖經裡的一句話: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這就是社會的殘酷現實,我們無力改變。
但至少,在面對每一個個體的候,我們有選擇善良的權利。
希望那些資源和善意,都能更多地落到真正需要的人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