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行為已經成為最重要也最受尊重的資料勞動,特別是在明星代言產品的官方微博下曬單,向金主爸爸證明明星的帶貨能力。
粉絲因此多些銷售的屬性,在群體之中充當催單員,將消費以資料化的方式展演,成為流量情感經濟的新特徵。
同類歸一,異類為零:異化的情感能量來源。
做資料成為飯圈內部的集體儀式,加強飯圈的身份認同與情感連結,這其中反黑的戰爭能夠讓成員獲得額外的情感能量。
在資料層面,飯圈反黑組負責定期搜尋社媒上的明星黑料,向客服投訴,並將博文分類匯總後新增超連結,便於粉絲群體一起投訴。
在接收負面資訊過多、壓力過大時,粉絲之間還會報團彼此安慰。這種類似英雄主義的強烈情懷為粉絲們注入有力的情感能量。
但情感能量的過度宣洩也是當今飯圈引發爭議的主要原因。飯圈的偶像崇拜本身並無問題,如果飯圈是像其字面意思那樣,因為喜歡同一個明星而聚在一起,生成一套自己的話語體系與內在準則,這至多是亞文化的一種。
但如今一些極端的飯圈成為具有極強動員能力的群體,用重複低質且激進的內容填充公共平臺,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區分異己,在群際傳播中個人情感被綁架進入流量遊戲中,這種行為模式本身就是危險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