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1 / 4)

(3)閱讀時間有差距

美國孩子總是有充足的時間去閱讀,但他們的父母並不排斥他們看電視;許多中國孩子有時間看電視,但不能保證閱讀時間。

(4)課堂紀律好與壞

安德森說,課堂紀律中國孩子更好,但閱讀的效果可能會不一樣。

(5)精讀與泛讀

中國兒童的精讀量非常大,講究熟讀讀本,字、詞、篇、章反覆訓練,達到精熟;而美國兒童則是泛讀量大,似乎更講究讀書的量。

從中國兒童與西方兒童閱讀的區別,可以看出,中國兒童閱讀範圍不夠廣泛。從中我們對照了一下南南的成長過程,發現,她的閱讀量可以說是比較大的,而且主要是泛讀,就是後面將要講到的“唸書”,這也使她思維更開闊,不受條條框框的限制,也就使她後來能夠比較聰明。有了泛讀作基礎,後來到了中學,在老師的帶領下,她精讀了課本上古今中外許多重要名著名篇,使她兩樣都有了。同時,少兒班老師在第一學年也要求他們泛讀,也正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這是後話。

不過,從安德森的比較,我們覺得,我們教南南閱讀、識字,無意當中,切合了美國兒童透過廣泛閱讀而開發智力的發展規律。

◎說兒歌與認字

南南出生四個月後,我帶著她回到四川,在姥姥家呆到一歲兩個多月,然後回北京上幼兒園。這時正是學說話的年齡,但她卻被迫換了一個語言環境:從聽到的是四川話,突然之間變成了北京話。這使她一開始很不適應。在幼兒園,老師總說她口齒不清,不會說話。老師教兒歌,她念得嘰哩咕嚕的,回到家裡念給我們聽,我們也聽不懂。

但她非常喜歡念兒歌。記得有一首兒歌是講小白兔的:“小白兔,白又白,兩隻耳朵豎起來,愛吃蘿蔔愛吃菜,蹦蹦跳跳真可愛!”一邊念,還一邊做動作,又是把兩隻小手豎在自己兩個耳朵邊,又是蹦,又是跳。

還有一首講小公雞的:“小公雞,不聽話,在一起,愛打架,搶菜葉,搶小蟲,我是好孩子,不學它!”由於她當時吐字不清,特別是“搶菜葉,搶小蟲”兩句,總也說不清楚,我們聽了無數遍都聽不懂,猜又猜不出。

後來我們就及時引導她:你要好好學,念清楚,要不別人聽不懂,就沒意思了。同時,我們告訴她,書上有好多好聽的兒歌呢,你要是會識字了,自己就能看懂兒歌,記住好多兒歌,多好呀!

為此,我們給她買了一些兒歌的書。講故事之餘,有時也給她念念兒歌。她聽兒歌也像聽故事一樣,不是隻用耳朵聽,而是要湊過來看。這時,我們就用手指著一個一個的字,一字一字地念給她聽。

也許,她會覺得,書上這些字元怎麼這麼奇妙,一個一個連起來,就湊成了一段段、一首首抑揚頓挫、好聽好記的兒歌?這種好奇使她越發對書上的文字產生了興趣。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怎樣教孩子認字?(1)

要領:先教孩子看圖看畫,給孩子唸書、講故事,不要急著教認字

這是許多家長關心的問題。正好我看到一篇文章,覺得文中所述基本上表達了我們的做法。在此摘編如下:

如果你的孩子發現讀書是一種順利而且有趣的體驗,那你更應當在他心中植入讀書的慾望。你應該每天或至少每週數次唸書給孩子聽,並形成定時讀給他聽的習慣。

選擇有趣味性的書給孩子看,比如那些有漂亮插圖的惹人喜愛的圖書。幼小的孩子喜歡有人物、場景以及他們熟悉的事物的圖畫和照片。同樣,他們也喜歡動物圖片。童話故事對孩子們來說是很有魅力的,可以幫助孩子認清現實和虛幻之間的差異。童話故事還能促進孩子們的抽象思維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給孩子們看的書篇幅必須短,幾頁而已,因為孩子的注意力只能集中一小段時間。另外,這些書應有較大的插圖,細節少。幼小的孩子大多喜歡那些有插圖但文字少的圖書。

要確保書裡的文字容易理解。一本字印得很大的書看起來簡單,但卻有可能包含難字,所以事先要把它瀏覽一遍,看看裡面的文字是否能被你的孩子理解接受。

讀書給孩子聽時,儘量把氣氛搞得輕鬆愉悅,這樣他們會從中體會到更多樂趣。

朗讀時,讓手指在你讀過的字下移動, 讓孩子看到這些字或者跟隨你的手指讀字。

鼓勵孩子注意圖畫中的事物或讓他們猜測下一步將要發生什麼。當他們猜出來時,一定要給予表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