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伯倫在《先知》裡寫到:“你是一具弓,你的子女好比如生命的箭,經由你而射向前方……”要孩子在 未來的世界中具有足夠的競爭力,就必須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如果身為父母者總是堅守著習慣,排斥新觀念或 與自己不同的想法,那麼如何能夠教養出有創造力、有想象力的下一代呢?
試著去接受新觀念吧!因為走過,因為看過,我們會更有智慧去判斷新事物、新想法是否適合孩子,我們 可以因此幫孩子搬移擋在路上的大石頭。為了要讓孩子有機會享受我們智慧的成果,我們需先敞開心胸,拋開 主觀,以如同孩子般的單純來看待新觀念,這樣,我們才能夠客觀公正地分辨出優劣,孩子也能在新鮮事物中 吸收健康的營養。
不要折斷了孩子思考的翅膀
一個善於獨立思考的孩子,才能品嚐到金秋的瓊漿玉液,享受到大地賜予的豐收喜悅。正如偉大的物理學 家愛因斯坦所說:“學會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比獲得知識更重要。”他還說:“不下決心培養思考習慣的人, 便失去了生活的最大樂趣。”有的父母把一切事物都安排得十分妥貼周到,從來就沒有什麼事需要孩子自己去 考慮、去想辦法、去解決、去處理,長此以往,會扼殺孩子的思考能力,更談不上解決問題的能力了。
孔子說過:“學而不思則罔。”這句話說明了學習與思考的關係,它強調了思考的重要性。
當孩子腦中有疑問時,他們便開始一連串地問:“為什麼?”如果孩子為了看個究竟,拆卸了家裡的貴重 物品,大人不要生氣、斥責。要傾聽孩子有意義的“瞎說”,允許孩子有“稀奇古怪”的想法。如遇到交通堵 塞的時候,孩子向你描述他要造一種帶翅膀的汽車,如何在天上飛過去時,父母也可在旁邊為他鼓勵。父母如 果正確引導,不壓抑他的想像力,孩子的求知慾必定會越來越旺,因為孩子的想像力正是探究新奇事物的開始 。
相反,有的父母把孩子的思考,說成是胡思亂想,久而久之,勢必折斷了孩子思考的翅膀。因為,在孩子 成長的過程中,思維很重要,思維能力是影響他人生髮展的重要核心能力。
如果有了一種思維方式,養成了一種思維習慣,他就可以獨立地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例如,曾有這麼一個孩子,上課時,總是做自己的事情,思想一點也不集中,同學們做這個,他卻獨自一 個人玩別的,甚至對於老師的話都沒反應,父母則為他的“笨”、“不聽話”而感到憂心重重。可是一位老師 不這麼想,經一段時間的觀察,他發現,這個孩子有他自己的特殊興趣,和不同一般的想像力。
比如他關心的是到底是水泥地滑,還是打蠟地板滑?是水泥地的摩擦力大,還是地板的摩擦力大?於是, 這位老師就有意識地對他進行誘導性地教育,充分肯定他的好奇心,並鼓勵表揚孩子愛思考的精神,慢慢地, 他不僅更加喜歡思考與探索,還積極配合班級,配合老師。可見,孩子的好奇心與想像力如果受到肯定和鼓勵 ,孩子便會繼續探索、思考和學習;要是受到壓抑,就會喪失自信心和探索的興趣。
最近,有一個孩子主動地來到了我的辦公室,向我訴說了他的苦惱。
這個孩子有一個愛好,就是喜歡畫漫畫。他說,他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喜歡上漫畫了,不過在長達七年的 時間裡,他的父母卻從未給過他半點支援。最令他痛心的是,父母不但不支援,還反對,阻止他看漫畫,畫漫 畫。每當他看漫畫,構思漫畫時,父母就會說,那是小孩子看的東西,這麼大了還看它,多幼稚!這個孩子對 我說,他實在不明白,漫畫是一種高雅的藝術形式,怎麼會是幼稚的東西?可不管他怎麼向父母解釋,父母就 是不讓他畫漫畫。
也許這個孩子的父母只是一個特殊的案例,我們大多數的父母對於孩子的愛好與獨立思考還是積極支援的 。但不管怎樣,作為父母,當你面對孩子在生活中不斷湧現新的想法,或是產生了與眾不同的觀點時,我們均 應客觀,認真地對待。切不可簡單地一棍子打死,扼殺了孩子的思考能力。
在這裡,我想講一講美國人是怎樣教育他們的孩子的。在美國人的眼裡,沒有獨立思考的孩子,就沒有獨 立性。他們認為,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就要提拱一些機會給孩子自己去思考,去感覺:什麼是對,什麼是 錯,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
比如,一個孩子在美國小學接受教育,他的父母問他的老師為什麼不讓學生背一些定理、公式,這位老師 回答:“對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