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的開創者:錢。今天的錢塘江,就是以他的姓氏命名的。
黃巢在臨安城下的損失並不大,但造成了錯覺,使他放棄了攻打臨安的念頭。他折轉南下,開闢山路七百里,十二月攻佔福州,並剽掠周邊城市。
黃巢分別給自己北邊的浙東觀察使崔,南邊的嶺南東道節度使李迢寫信,希望他們代自己向朝廷請求招安,他黃巢提出的條件也不算苛刻,只希望能當自己家鄉天平軍的節度使。這兩人害怕黃巢攻擊自己,都表示願意幫忙,代他向朝廷懇請官位。朝廷認為天平軍位置重要,且怕黃巢回去後坐大,不同意。宰相盧攜開了個新價錢:率府率,一個正四品的皇太子屬官——這簡直就是在向黃巢挑釁。
黃巢還在等朝廷的回話呢,鎮海節度使高駢的大軍倒先到了。黃巢本部還好,分出去剽掠的部隊吃了大虧,大將秦彥、畢師鐸、李罕之、許等數十人投降。李罕之就是前面那個當和尚沒飯吃,當乞丐還是沒飯吃的倒黴蛋。不過再過些年,他也要當軍閥了,而且有參加中原英雄龍戰的資格。秦彥、畢師鐸將要在淮南鬧得天下不寧,高駢也要死在他們手上——十國之一,淮南霸主楊行密的吳國,他們有間接的開國功勞。許也要給楊行密添不少麻煩。
當然,這都是很多年後的事了。
黃巢在高駢的壓力下,率部南下,向廣州進軍。這次他乾脆自己給朝廷上表,自個把自個給流放嶺南,求朝廷任命他為廣州節度使。結果收到的卻是牛頭不對馬嘴的正四品“率府率”的告身——老黃那叫一個生氣啊,把宰相們挨個兒罵了一頓。
八七九年九月,怒火沖天的黃巢在一天內攻破廣州,俘殺了節度使李迢。接下來的事兒,中國史書沒有詳細記載,據說阿拉伯人的史書倒是記錄了一些。
這一段,咱們還是先引用史料吧!《劍橋中國隋唐史》是這麼說的:“黃巢殺害了勇敢的李迢,並在暴怒之下洗劫廣州,使這一大港口變成廢墟。有的材料估計死者高達12萬人,其中大多數是來自東南亞、印度、波斯和阿拉伯世界的外國商人,而當時廣州全部人口約20萬。許多中國人逃往福建。那時期來自西拉甫港的著名阿拉伯商人阿薩德詳細敘述了廣州遭到野蠻毀滅的情景。”黃巢在廣州屠殺了大量的回教徒、猶太教徒、基督教徒、祆教徒,掠奪了商人們販賣的珍寶和各種奢侈品。
對此,歷史學家們難以理解,雖然黃巢本人曾是儒生,但儒家並不極端排斥其他宗教思想,如此慘烈的屠殺,並不符合儒家思想的邏輯。范文瀾先生說:“教徒多兼商人,是明顯的剝削者。黃巢殺商人和教徒,自有他的理由,但廣州未必有如此大量的外國人,如果真有這樣多的人,民眾受害更大,那麼,黃巢的理由也就更充足了。”
這算是一個解釋,帶著宣明的時代烙印。就這個解釋本身,也算是一段歷史的見證了。
五、向長安進軍!
八七九年,水土不服的黃巢軍在嶺南發生大疫,士卒死者十之三四,將士都不願意繼續待下去,紛紛提議北返圖謀大事。後梁太祖的二哥,就是這時候丟在嶺南的。
黃巢釋出檄文,自稱義軍百萬都統兼韶廣等州觀察處置等使,歷數唐王朝宦官專權、官吏貪汙殘暴、考選不公、埋沒人才等弊病——老黃還在為當年落第憤憤不平呢!檄文還禁止刺史添置私產,縣令貪贓者滅族。並聲言將引軍北上,入潼關,克長安。改朝換代,這確實算是樁大事了。這次大動亂的最高潮即將到來。
這年十月,黃巢軍造大木筏數千艘,自桂州出發,乘暴水,穿越靈渠,由灕江進入湘江,經永州、衡州,抵達潭州城下。守潭州城的行營副都統兼湖南觀察使李系,來頭不小,是中唐名將李晟的曾孫,不過他可沒有祖宗的本事,“有口才而實無勇略”,帶著精兵五萬人和大批民團,竟然躲在城裡不敢出戰。躲也沒有用,黃巢急攻潭州,李系連一天都沒守住,不過他雖守城無方,但逃命有術,成功溜走,躲進了朗州。黃巢盡殺守城官兵,將屍體扔進湘江,浮屍蔽江而下。尚讓則率軍乘勝進逼江陵城,號稱五十萬眾。
此時,江陵城中兵力不到萬人。那麼,自請南下討伐黃巢,目前正坐鎮江陵城的前宰相王鐸在幹什麼呢?這裡咱們不妨引一段李宗吾的厚黑:“唐朝黃巢造反,朝廷命某公督師征剿。夫人在家,收拾行李,向他大營而來。他聽了愁眉不展,向幕僚說道:‘夫人聞將南來,黃巢又將北上,為之奈何?’幕僚道:‘為公計,不如投降黃巢的好。’”這就是王相爺在江陵城裡乾的好事兒。不過投降黃巢當笑話講可以,真要盤算起來,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