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2 / 4)

小說:風水三千年 作者:使勁兒

起孫皓製造的風水事件,就要提到一個人——甘寧。甘寧,字興霸,是吳國折衝將軍,曾任西陵太守。據《三國志 ·吳書 ·甘寧傳》(卷五十五)載,甘寧少有氣力,為人仗義,時人稱之為“錦帆賊”。他似乎真是個賊頭兒,身邊常有一批“小痞子”跟著他。他這行為在亂世很吃得開,後率八百健兒投附劉表。再後得到周瑜和呂蒙的共同舉薦,得以被孫權接見,並受重用,成長為吳國一員猛將。

公元 222年,吳國和蜀漢為爭奪戰略要地荊州八郡,爆發了著名的“夷陵之戰”。此戰也是三國時三大戰役之一,另兩起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戰役爆發前的導火索應該是關羽被殺事件。

話說孫權設計殺掉了劉備的大將關羽及其子關平。孫權殺關羽並非一時衝動,他早就對關羽有恨。據說,孫權想與關羽結為兒女親家,想娶關羽的女兒做兒媳婦。但關羽根本看不起孫權,聽媒使遊說後,關羽稱,“我虎女豈能嫁給犬子(孫權屬狗) ”,拒絕與孫氏通婚,孫權因此心懷不滿,惱怒不已。劉備聽說愛將被殺,遂發兵攻打吳國,為關羽報仇。雖然諸葛亮之前曾為劉備分析了不利的形勢,但最後戰爭還是打起來了。吳方由陸遜任總指揮,朱然、潘璋、韓當、徐盛、孫桓、甘寧等吳將悉數率部參戰。甘寧就是在這次戰役中,不幸中箭受傷病死。

16

孫權曾說,“孟德(曹操)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可敵矣。”所以,在甘寧死後,孫權很難過,史稱“權痛惜之”。甘寧死後葬於時南京東北郊的巖山(今直瀆山)附近。

txt小說上傳分享

孫權曾擔心南京“王氣”不存

吳國皇帝對“王氣”的迷信是有傳統的,當初孫權就因為諸葛亮說南京是“帝王之宅”,風水好,才定都南京的。

黃龍元年(公元 229年)正月,孫權即帝位,立壇南郊,柴燎告天,都城時在武昌。六月份,蜀國派使者到吳國,慶賀孫權當皇帝。並在今南京城北立祭壇,與蜀使訂立同盟合約,聯合滅魏,中分天下。

既然是兄弟盟國了,劉備也為孫權著想,希望他遷都到南京這塊能成帝王霸業的風水寶地(另見本書“卜擇傳奇?南京的‘風水八字’”一章)。劉備當時據他夜宿金陵時所見景象,力勸孫權遷都。孫權遂與謀士張紘合計一番後,將都城從武昌遷至秣陵,並易名“建業”。

實際上,事情並不這麼簡單。據《建康實錄》轉引《江表志》(卷二)載,當時張紘對孫權說的話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南京先後被楚威王、秦始皇

壞過風水,孫權擔心南京沒有王氣。

張紘告訴孫權,秣陵的“王氣”並未被*掉,“今據所見存,地有其氣,象天之所會,今宜為都邑也。 ”

在遷都前,民間還出現了兩首歌謠,一首是:“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就武昌居。”另一首出現於孫家的發祥地蘇州,“黃金車,班蘭

耳,輳Р�牛�鎏熳印! �

孫權覺得,這些都應該是遷都的天意。於是,孫權在公元 229年“秋七月(《三國志》記載是秋九月),乃遷建業,以陸遜為上將軍,輔太子(孫登)留守武昌”。後來,劉備聽說孫權遷都後,還調侃了一句,“智者意同”。這話與人們常說的“英雄所見略同”,有異曲同工之妙。孫權遷都建業是影響南京歷史的重大事件,他在此建造了南京第一座都城。

據楊寬《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載,此城“北依雞籠山、覆舟山,周圍二十里十九步”,坐北朝南,平面呈方形,是仿東漢洛陽、北魏鄴城城制,規

劃而建。城牆為土築,門用竹籬製作。

孫皓挖鑿深溝“洩王氣”吳國龍椅轉到孫皓的屁股下面,是公元 264年。孫皓的前任是吳國第三位皇帝景帝孫休,孫休 30歲時病死。病重時孫休就不能說話,幸好還能寫字表達。有學者推測,正值壯年的孫休,可能是服食壯陽藥過量,中毒而死的。孫休死後,大權在握的張布等人迎立孫休的侄子、孫和的兒子“烏程侯”孫皓。此時,司馬炎的勢力已不可一世,在孫皓當皇帝的次年,即公元 265年十二月,司馬炎代魏建晉。此後,日益強大的西晉對吳國構成了致命的威脅。孫皓這個皇帝當的並不順意,他唯恐孫氏天下被別人取代,所以對“王氣”很敏感。

可能是覺得南京孫氏“王氣”轉移了,孫皓初當皇帝便有遷都的想法,正好西陵督步闡上奏此事,孫皓準了,於是甘露元年十一月,便將都城從建業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