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其他幾名將領,本王接觸不多,不易多做評價,很難說出他們誰適合做行軍統帥!”
李恪這次抱定了打死不參與的目的,才會這麼搪塞。其實,這幾個人選之中讓他確定行人統帥的話,他第一個會選擇蘇定方,因為歷史上的記載,蘇定方可是百戰名將,他一生從沒有打過一次敗仗,可見他的統軍能力;其次,他會選擇李道宗,這名宗室名將為大唐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他的能力,威望足以擔當重任。
“殿下就真的沒有適合的人選嗎?”房玄齡開口問道,他透過房遺愛的口述對陸軍學院的情況瞭解的很清楚,透過房遺愛舉止和表現,他很清楚李恪心裡肯定有何事的人選。
“房相,恪真沒有合適的人選可以舉薦!”李恪誠懇的說道。
其實,在這四個人選之中,蘇定方和李道宗兩人只是一種裝飾,大家自然而然的忽略了兩人,大家討論最為激烈的是李績和柴紹。因為,李績是太子黨一系的人,是長孫無忌手下的軍方人物,太子黨一系全力舉薦李績,說李績在朔方戍守多年,熟悉吐谷渾的軍備和戰鬥力,他又是大唐立國的名將,有資格擔當大任;而李泰的東王黨自然不想看到太子勢大,便極力阻攔,說李績在長安已經編練新軍三年,可這三年的時間新軍的戰鬥力依舊低下,難以在此大戰中擔當重任,這足以證明李績的統兵能力一般,不能堪當行軍總管的職務。除此之外,房玄齡沒有標明自己的態度,蕭禹根本就不支援李績出任行軍統帥,魏徵也是沉默不語。這樣,反對和支持者人數相當,李世民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