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2 / 4)

小說:中國秘密戰 作者:賴賴

。這也不是沒有來由,這股土匪之中,不是有人曾有紅軍身份、有人解放後還逍遙人間?

作家,總是難以遏制獵奇傾向。可是,延安的老保衛們,都肯定地對作者說:勞山事件沒有政治背景。這些人真是老實,連國民黨都不肯冤枉。

尊重歷史真實,必須從實寫來。

1937年4月25日,剛剛發生勞山事件的延安,很快從震驚轉為鎮定。第二天一早,周恩來就乘坐顧祝同派來迎接的雙座小飛機,單人飛往西安。儘管對於昨天的伏擊還有種種猜測,儘管前途依然潛伏險情,周恩來還是匆匆出發。出生入死,對於共產黨領袖不過是家常便飯。

儘管中共中央並未認定勞山事件具有政治背景,但是,無論如何,這個事件證明:延安的安全狀況十分嚴峻。

中共中央駐地的警衛工作,以往相當薄弱。毛澤東在延安的第一住處是鳳凰山麓的石窯洞,這裡被日本飛機炸燬後,就搬到延安城北門外三公里處的小山村楊家嶺。這裡原來只有八九戶人家,中共中央搬來後搞了一些建設。溝口蓋了一幢二層樓房,樓下是中央禮堂,樓上是中共中央辦公廳。山腰的平坡有灰磚砌就的窯洞,毛澤東住在中間,左邊住著周恩來,右邊住著朱德、劉少奇。中央機關的警衛工作由西北保衛局負責,首長的警衛人員從保衛局的特務隊中調派,警衛分隊也由保安團擔任。楊家嶺並沒有什麼嚴格的保衛措施,村裡的大人娃娃隨意亂走,外面來人也沒人攔。勞山事件之後,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央警衛營,從紅一軍團抽調四個人槍齊整的連隊,調到鳳凰山護衛中央機關。

第二章 從明爭到暗鬥

“圍剿”變“封鎖”

中共中央加強警衛是有道理的。第一次國共合作時天真地相信盟友,曾經吃過國民黨的大虧。國民黨方面,蔣介石其人,在對待共產黨方面,從來沒有幼稚過。

西安事變之後達成國共合作,表面上看,共產黨取得合法地位,生存環境比較安全了。實際上,共產黨的處境仍有潛在之危機。蔣介石雖然履行西安事變中的抗日承諾,同時卻扣押張學良,逼迫楊虎城出國,並將二人所部調出陝西。西北地盤上好不容易形成的三足並立

局面,如今只剩紅軍獨立支撐。蔣介石又派親信大將蔣鼎文任國民黨中央軍委西安行營主任,不久,西安行營改稱天水行營,但仍駐紮西安。天水行營創立“黨政軍特聯會報”,作為最高領導決策機構,統一領導陝甘寧邊區周圍的國民黨黨政軍群組織,對延安形成四面包圍。

舉國團結抗戰,國民黨不好動手開打內戰,對付共產黨的策略,就從“圍剿”調整為“封鎖”。

國民黨中統局的主要任務就是對付共產黨,徐恩曾寫道:“在抗戰以前,共產黨的任何最高機密,我們都清清楚楚,甚至連莫斯科給它的機密命令,也常常到了我們手裡,在我們的檔案中,曾儲存著共產黨歷屆中央委員會的全部會議記錄,這些都是我們從共產黨中央機關中搜獲得來……”徐恩曾認為:“所以要獲得共產黨的最高機密,只有仍照過去的辦法,設法滲透到它的‘中央機關’中去,可是那時的共產黨中央,遠在延安,接觸較難……”①

天水行營的“黨政軍特聯會報”,秘密制定對陝甘寧邊區的封鎖計劃,經蔣介石批准密令執行。這個計劃包括“政治、軍事、經濟、文教、宣傳、民運、特務”等八方面,其周密程度不亞於對日作戰。綜其要者,有三個主要措施:構築碉堡群形成四面包圍的軍事封鎖線;設定盤查站卡住出入交通要道;任用特務實施秘密滲透。

軍事封鎖的重任由胡宗南擔任。胡宗南是蔣介石的黃埔學生,在各派軍閥的角力之中一直忠於蔣介石,先後任老蔣起家部隊第一師師長、第一軍軍長,可謂嫡系大將。抗戰爆發,胡宗南率部參加上海、河南戰役,旋即奉命調回陝西休整。將主力之中的主力放在後方,蔣介石自有打算。1931年日軍侵佔東三省,蔣介石命令北方的張學良不抵抗,自己卻在南方發動一次次對蘇區的圍剿。蔣介石的戰略始終是“攘外必先安內”。常人對此不解,還是胡宗南說得透:“抗日戰爭即使失敗亡於日本,還有復國的可能;若因抗戰而使共產黨的力量擴大到動搖國本,則將永無翻身之日。為長治久安之計,必須加強對陝甘寧邊區的封鎖,削弱並壓縮共產黨勢力,俾在有利時機一舉而殲滅之。”

不過,面對大舉入侵的日軍,卻要調兵封鎖共產黨,總是顯得師出無名。國民黨軍令部長找出一段歷史,想當年,元軍正面攻擊宋軍受阻,忽必烈率軍迂迴西南,而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