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3 / 4)

小說:中國秘密戰 作者:賴賴

現在各根據地、各級公安機關都向外開展情報工作。邊保發出的打入敵區的指示中,有了“紅色間諜”和“政治偵探”的名稱。

抗日戰爭初期,中共的情報、保衛工作成功完成路線調整、機構重組、任務部署、人事

儲備,奠定縱貫整個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的工作基礎。1938年到1941年這幾年,堪稱中共情報、保衛工作成熟時期的開端。

①《中國人民公安史稿》,警官教育出版社。此書的章節劃分,與作者建議的歷史分期略同。此書還系統介紹中共情報、保衛機構的組織沿革。

①羅青長:前中央調查部部長,2001年11月27日採訪。羅青長熟悉中共整個情報、保衛系統的組織設定。

②李啟明:前雲南省委常務書記,2000年採訪。長期從事情報工作的李啟明熟悉這一系統的情況。肯定地說,康生在共產國際搞過情報工作。

①梅黎:前中社部幹部,1998年12月8日採訪。梅黎與丈夫張惟一都是潘漢年系統的重要情報幹部,曾在上海、香港等地從事情報工作。談起潘漢年當年的音容笑貌,70多歲的梅黎依然敬佩有加。潘漢年去世已經多年,一些老同事還為他樹立一座銅像。

②尹琪:前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圖書館館長,1998年12月10日採訪。尹琪長期研究潘漢年曆史,直接查閱有關檔案,撰寫《潘漢年傳》。

①黃彬:前國家安全部副局長,1995年3月1日採訪。七里鋪的訓練班連續辦了多期,頭兩期人數最多,第三期只有五個人,以後規模也不大。

①姜鵬:前北京市公安局處長,1998年10月26日採訪。姜鵬是個外來知識分子,對於丈夫譚政文的儉樸生活,還是逐步習慣下來的。

①楊玉英,前公安部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2002年採訪。周興去世後,楊玉英找中央副主席汪東興批准,把家搬到北京,將七個孩子都安頓下來。又找周興的老戰友寫文章,主編了一本《懷念周興》。與楊玉英一起上學的高桂廉嫁給延安市公安局局長王卓超。

①郝在今:《中國法制家彭真的一個世紀》,當代,2002。4。這段故事由彭真的夫人張潔清告訴作者。

②肖赤:《長征前後回憶》。肖赤記述的這段故事,生動地顯示毛澤東同鄧小平的親密關係。

①秦平:前石油部機關黨委副書記兼保衛部長,1994年10月5日採訪。秦平等一起工作的同志對卓琳反映都好。

②卓琳:《我所認識的周興》,《懷念周興》,群眾出版社。鄧小平擇偶的故事,以前似乎沒人寫過,連毛毛的傳記中都沒有提到。作者在採訪中雖然得知一些經過,也要慎重。後來,卓琳自己寫了這篇文章,又在電視採訪中講了,作者就在這本書中補充了一些具體情況。

①解衡:前公安部顧問,1998年2月採訪。解衡是卓琳的訓練班同學,受邀參加這次“訂婚宴會”。

①鄒瑜:前司法部部長,1995年10月11日採訪。鄒瑜至今遺憾,這份毛澤東發言記錄沒有儲存下來。目前尚未發現臺灣文章引用,說明這份文稿也許沒有被國民黨搞走。

①《周興自存檔案》。以上引文均見周興自己儲存的檔案。

①鄧國忠:前陝西省副省長,1995年9月採訪。鄧國忠是陝北地方保衛幹部,曾任三邊分處副處長,建國後任陝西省公安廳廳長,熟悉陝西保衛機關的沿革。

第四章 拔除釘子

“雙重政權”

建設根據地同打仗有所不同。打仗,目標是摧毀敵人的政權;建設根據地,目標卻是搞定自己的政權。中共控制陝甘寧這一大塊地盤,當先要務自然是建立自己的政權。可是,陝甘寧邊區,卻出現“雙重政權”的怪事。

國民黨控制著中國的中央政權,因而有權任命全國各地的地方政權。中共中央到達之前,陝北紅軍已經打出一片根據地,但國民黨中央政府始終不予承認。抗日戰爭興起,國共實

現合作,共產黨取得合法地位,國民黨為陝甘寧邊區劃定23個縣的範圍。共產黨理所當然地提出邊區各級政府應由共產黨方面任用,但蔣介石卻寸權不讓,堅持地方政府仍由中央政府任命。久爭不下,共產黨索性邊斬邊奏,自行任命邊區各級政府。國民黨不得不接受邊區政府存在的既成事實,同時,又以陝西省政府名義,直接任命各縣政府。這樣,在陝甘寧邊區新擴充套件的地盤上,以前就有的國民黨政權賴著不走;在陝甘寧蘇區原有的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