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有做官發財思想,故畢業預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蓋以法科為幹祿之終南捷徑也。”上大學的人,都選擇讀法科,因為讀法科是進入官場的捷徑。
“若徒志在做官發財,宗旨既乖,趨向自異。平時則*冶遊,考試則熟讀講義,不問學問之有無,惟爭分數之多寡;試驗既終,書籍束之高閣,毫不過問,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責,文憑到手,即可藉此活動於社會。”由於上大學的目的是為了升官發財,讀書的時候就會弔兒郎當,放任自流,臨到考試了,就趕緊背講義(也就是現在的標準答案),根本就不管是不是學到了真學問,只追求考試分數多少,考試完了,就把課本扔到一邊,不再過問,敷衍三四年,把文憑搞到手,就可以拿著文憑去招搖混世了。
先生認為,這樣的學習,“豈非與求學初衷大相背馳乎?光陰虛度,學問毫無,是自誤也”。
如果讀書是為了謀私利,因此敷衍了事,會產生什麼惡果呢?“今諸君苟不於此時植其基,勤其學,則將來萬一因生計所迫,出而仕事,擔任講席,則必貽誤學生;置身政界,則必貽誤國家。”如果當教師,就要誤人子弟;做官,就要貽害國家。
九十多年過去了,先生所深惡痛絕的現象不但沒有絕跡,反而愈演愈烈,成為教育界的普遍現象,如果先生九泉之下有靈,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著名學者、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教授姚國華4先生這樣描述高校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