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3 / 4)

一出路。如果大學生們都學會了好好做人,做自信的、負責任的人,整飭混亂也許就有了希望。因此我覺得,當務之急是要幫助學生們找回信任、自信。只有這時,談論大學精神才有了基礎。

在一個遍地都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的地方,宣揚重建大學精神,只會招來大量的投機分子借這個響亮的招牌謀取私利。

只有在人格健全的地方,才有實現高尚理想的可能。

我這樣說,並非徹底否定精英教育。相反,我真心希望中國能夠有幾所大學專門培養精英人才,就像哈佛、耶魯和劍橋一樣,一個民族的崛起,是需要一大批精英人才的,沒有精英人才的民族,是無法崛起的。

但我更希望更多的人接受負責任的職業教育,一個只有精英人物而沒有大量高素質勞動者的民族,也是無法崛起的。這就是建築設計師與建築工程師合作的道理,光有高明的設計師,而沒有實施工程的工程師,再好的設計也是廢紙。

精英人物與普通勞動者並無高下尊卑之分,他們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在一些人的語境中,“打工仔”是有歧視意味的,我對這種意味感到噁心。沒有打工仔,那些具體的工作誰去完成?有人說過一句話,只有卑賤的人,沒有卑賤的工作,我深以為然。

我在與日本教育界高官中込三郎的交談中,他也談到這個問題,他說,日本已經在反思精英教育了。“日本的發展需要一批精英人物,但更多的是需要高素質的勞動者,我們要大力發展高職教育,培養足夠多的技能型人才。”連日本這樣發達的國家都已經在反思精英教育了,我們這種發展中的需要大量高素質勞動者的國家,為何要讓所有的學校都變成精英人才的教育場所呢?

最近幾年,輿論過度地關注了財富神話、財富人物以及大老闆們奢華的生活方式,這無疑是在暗示“精英人物才是值得尊重的”這樣的價值觀念。這樣的暗示,讓無數的大學生產生了好高騖遠的夢想,希望能一畢業就做老闆,迅速暴富,就能擁有香車美女豪宅,在這樣的誤導之下,學生們還會安心做普通勞動者、安心學習勞動技能嗎?

我在前文裡說過,發展中的中國,各行各業都急需大量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而現實卻是大量的行業有太多指手畫腳的指揮者,卻相當缺乏真正能幹的做事的人,這給擁有一技之長的大學生們提供了廣闊的舞臺,也給高職教育提供了存在的巨大空間。培養出大量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必將為中國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中國需要精英,中國更需要技能型人才,引領潮流是擔當,做一顆合格的螺絲釘也是擔當。在我的理解中,大學精神既是對真理的不懈追求,也是負責任的意願和姿態。沒有負責任的心態和姿態,大學精神就是一個空泛的概念。

迴歸教育的本來目的,重塑大學生的公民責任感和價值觀,或許才是當務之急。

說到這裡,我並沒有樂觀起來。培養技能型人才,民辦大學無疑是最合適的角色,因為民辦大學沒有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沒有人浮於事的惡劣狀況,爾虞我詐的情況也比較少,而民辦大學生存的法寶就是辦好大學,教好學生。不能把學生教好,不能讓學生熟練掌握一技之長,這樣的民辦大學是辦不下去的。

但目前,民辦大學面臨很多困境,很多時候心有餘而力不足,甚至有無可奈何之感,這是我難以樂觀起來的原因之一。

難以樂觀的第二個原因,是高職教育生源和師資隊伍的困境。多年來,中小學教育都以考分為中心,培養出的學生除開會考試以外,其他幾乎都提不起來,沒有自信、沒有信任、缺乏誠實、沒有動手能力、沒有創新能力、沒有協作精神……對於這樣的學生,高職教育的職責就不是簡單教會他們一技之長了,還要一點一點地幫助他們重塑信心,修補他們被扭曲的人格……面對這些基本定型的學生,要做這些工作,何其艱難!

要做這些艱難的工作,還得依靠合適的教師。但現在的教師大部分是應試教育的犧牲品,他們本身就面臨著自我修補的艱難工作,他們能否完成自我修補,尚是未知數。

雖然艱難,但還得往好的方向一點一點地挪動,畢竟,這樣才有希望。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中國教育怎麼了 公平之憂(1)

公平之憂

沒有社會的公平,就不可能有教育的公平。

空洞的教條和口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提高農村教師以及落後地區教師的待遇和社會地位,加大對農村學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