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2 / 4)

小說:偏愛 作者:九十八度

投地。

回到c市那天,細雨濛濛,街上行人寥落,兩旁店鋪中的顧客也已稀疏,她們的心緒尚不能從那悲情中走出,便覺雨中的街燈,樹影,緩行的車輛都有些淒涼和落寞了……

曾橙橙開始出現失眠、多夢、憂鬱的症狀,她不可遏制的思念自己的母親,從未思考過“生死”這個終極命題的她,不得不正視這個問題了。從前她以為這些都是別人家才會發生的事,自己的父母是長命百歲的。只是,人生有太多的“沒想到”……

母親最後走時的那幕景象揮之不去,她每晚一閉眼時就會想起,難過、害怕蜂擁而至,纏繞不息,感覺像是被誰掐住了脖子,透不過氣來。無力感擠壓在胸口,最後變成抽泣和失聲痛哭。蕭曉唯一能做的就是抱她入懷,安撫勸慰她,畢竟這種事只能自己慢慢消化、接受,旁人再努力理解也絕非當事人本身。

有好幾次曾橙橙因為心中惦念,開車的時候聽到某首歌或者看到某處景,就陷進無限的回憶中而錯過路口,在二環路上繞圈圈,繞進一個陌生地方,繞到找不著回家的路……

這之後,她們也會偶爾發生爭執或意見不統一,但兩人都想到,有什麼大不了的事可以超越生死的呢?珍惜眼前才是順應天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去應對人生,我的方式不屬於她,她的方式也不屬於我,大家都在追尋各自的命中註定,因此,沒有什麼可爭吵的,彼此的尊重和寬容能抵禦一切麻木與分歧……

時間最是無情,它不管你的處境,總是不緊不慢,一分一秒的流逝。人人都會說,“別傷心,時間會撫平一切”,倒不如說這是利用人的記憶缺陷。原來我們什麼都戰勝不了,諸如多舛的命運和頑強的回憶。我們只能用“故意不再想起”來慢慢消解疼痛……

自曾母去世後,蕭曉的母親就時常去她們的兩居室,幫忙打掃衛生或是做飯,她打從心眼裡已經把曾橙橙當做自己的第二個女兒了。春天的腳步已悄然走進,又到了外出踏春的時節,她給兩個女兒建議週末去c市附近的x古鎮郊遊散心。人的身體一直動著、忙著,心就沒空四處遊弋、胡思亂想。她剛和蕭曉父親離婚,沒多久又遇到蕭曉的外婆去世,那陣子她就是用這種辦法熬過來的。她太瞭解曾橙橙的心情了。

三人一大早到了x鎮,古街道上已經是人山人海了,當地的百姓除了種莊稼就是做些不須太多資本的小營生,賣土特產、特色小吃、牽馬匹供遊人騎照,還有出售新鮮採摘的花朵做成的一個個漂亮的花環,紅紅粉粉的甚是好看。小女孩們往往對這個毫無抵抗力,見了幾乎都是不買不走的陣仗。

蕭曉自然是要買來戴的,她們到了一個老嫗的攤位前詢問價格,不貴,成年人的五塊,蕭曉的母親一邊挑花環一邊與那婆婆閒聊,得知對方已然84歲高齡了,曾橙橙莫名失神,她拿出100元遞給那婆婆,並說不用找了,老婆婆還在愕然,她已拉上蕭曉母女倆頭也不回的走了……

原來,那老嫗正好大曾母24歲,她們是一個屬相的,曾橙橙想到如果自己的母親能活這麼長該有多好,同時,她又悔恨自己當年沒有一直陪伴在母親身邊而選擇負氣離家,沒有盡到女兒的孝心。由此,百感交集……

走一路看一路,三人漸覺疲乏,路過一家茶室,古樸的裝修和古鎮相得益彰,門口屏風上的字畫引起了橙子的注意,因為她以前考過茶藝師,所以對於茶道是熟諳於心的。一首七碗茶的典故,出自盧仝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就憑老闆打出這麼風雅的廣告,應該是懂得茶中情趣的人,好歹也得進去吃一杯茶,解解乏,發發呆,沉澱自己的心事。現如今喝茶也成了吃快餐,甚至成了打麻將的代名詞,哪有幾人願意駐足領略這其中的玄妙。

她們三人看技師慢慢淨了手,細細沏了茶,令令斟上一盞,繼而釅釅喝上三道,頓覺清爽許多。橙子與老闆相談甚歡,聊了茶具茶葉茶詩,一時興起,留下聯絡方式。老闆還贈與明前茶給她們品嚐,那茶,芽如嫩玉,色如曙光,吹氣如蘭,沁人心脾,難怪,有人說“一春心事在新茶”……

古鎮上有店面的商家賣的些個物件跟麗江古城的如出一轍,顯然是商品經濟社會作祟的縮影,頂多夠看看熱鬧、消遣罷了。三人草草走出街尾,吃過晚飯,返回c市了……

作者有話要說:

☆、形婚

作為c市x行行長,礙於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