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戰役的“臨門一腳”是彭德懷指揮的。太原戰役總攻僅用了3天時間,殲滅國民黨軍萬餘人。之後,彭德懷進軍西北,帶走了第18兵團和第19兵團。
想起西北,徐向前就想起了沾滿西路軍將士鮮血的“馬家軍”,兩眼總是溼潤的。連續多日,心潮湧動,夜不能寐。他為不能同彭德懷一起西征而遺憾,更為不能親手消滅“馬家軍”,給西路軍將士報仇雪恨而內疚。
參加太原戰役的另一支部隊——第20兵團則兵發大同。大同剛解放就奉命東進,轉向北平、天津、唐山、塘沽、秦皇島一帶佈防。後來,第20兵團又以第67軍步兵第199師為主,組建了開國大典的受閱步兵方隊,接受毛澤東等領導人的檢閱。
儘管重病纏身,但徐向前仍然強支撐著堅持工作,繼續履行著太原前委書記、太原市軍管會主任的職責。
閻錫山經營山西38年。“一人當官,雞犬升天”的處世哲學,在閻錫山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對五臺人更是委以重任,難怪當地順口溜說:“會說五臺話,就把洋刀挎”。
徐向前進太原後,街談巷議很快就傳出一句話:“閻錫山跑了,徐向前來了,五臺人還是沾光。”
“共產黨不是閻錫山,徐向前沒有光可沾。”徐向前態度鮮明,講原則不講鄉情,講親情不徇私情。
徐向前患病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和休息,終於沉痾發作,病倒在床。1949年6月底,在夫人的陪同下,前往青島治療休養。
開國大典那天,徐向前攜妻坐在青島海濱的沙灘上,身旁擺放著在太原戰役中繳獲的一臺老式收音機。
新中國成立後的第19天,徐向前被任命為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總參謀長。實際上,徐向前並未到任。“總參謀長”的工作由副總參謀長(後為代總長)聶榮臻“代理”。
1950年5月,徐向前身體稍有好轉,就從青島回北京參加###七屆三中全會。
這是新中國成立後徐向前第一次來北京,看到首都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心中無比喜悅。
開完會後,徐向前回青島繼續養病。臨行前,他深情地對聶榮臻說:“聶總,你辛苦了!”
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美國海軍第7艦隊開進臺灣海峽,侵佔了中國寶島——臺灣。
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統率機關的總參謀部忙碌起來了,總參謀長徐向前更是無心養病。說來也怪。不知是戰爭在呼喚一個軍事家,還是醫生們的醫術高明?反正徐向前的身體一天天好起來。9月初,在青島治療休養14個月的徐向前,帶著全家住到了北京。
1955年9月,徐向前被授予元帥軍銜和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90年9月21日,徐向前心臟停止跳動,享年89歲。徐向前的骨灰盒和遺像安放在他的故鄉五臺縣烈士陵園。
苦難相隨的徐總(紅四方面軍總指揮)!
。 想看書來
聶榮臻忙碌於閱兵事務無暇登上天安門(1)
開國大典那天,朱德宣讀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時,聶榮臻沒有同賀龍、劉伯承、陳毅、羅榮桓一樣站立在朱德身旁,當然也就不在那張歷史性的照片裡。
儘管新中國成立時,有近700人登上了天安門城樓,但幾乎都飾演觀禮者或檢閱者一個角色,唯獨聶榮臻例外。
聶榮臻不僅是檢閱者,還是閱兵活動的具體組織者,廣場群眾的召集、大典活動的安全,還有那4架帶彈受閱的飛機,事事牽掛著他的心,他實在沒有精力站在城樓前排,更沒有心情去照相。
在這登上天安門城樓的近700人當中,聶榮臻是上天安門次數最多的1個人。自從擔任閱兵總指揮、接任北京市市長以來,前後至少10次登上天安門城樓。
作為閱兵總指揮,聶榮臻在籌備開國大閱兵的日日夜夜裡,事無鉅細,大事小事,都考慮得非常細緻,還親臨現場指揮天安門前的閱兵預演。
在一次在閱兵聯席會上,聶榮臻問時任華北軍區特種兵司令部參謀長###:“裝甲車在天安門前熄火怎麼辦?騾馬拉炮,那麼多匹馬,如果拉下糞怎麼辦?在檢閱時馬失前蹄怎麼辦?”
一連串的問題,令###一時無法回答。
不能立即回答的問題,必須立即解決。
###回到部隊後立即組織指戰員召開了一次又一次“諸葛亮”會議,群策群力,研究解決的辦法。
聶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