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憂。
聽得多了,杜雲蘿也不由擔心起來,穆連瀟出征的日子越近,她整個人越焦慮,不時與穆連瀟鬧上幾句,可即便如此,心底的惶恐還是如決堤江水一般,根本堵不住。
為此,她沒少被周氏教訓。
如今想來,這其中自然有杜雲蘿本身性格的原因,也有穆連慧和蔣玉暖的言語作用。
人的情緒會感染的,尤其是面臨相同的情境時,這種感覺越發明顯,她在蔣玉暖身上看到了自己要面對的生活,所以才越來越害怕。
知道了根源,杜雲蘿自然不會再被穆連慧誆了,再說了,她前世漫漫不知何時是盡頭的半輩子都度過了,哪裡還怕這些。
杜雲蘿垂眸,道:“那肯定是會擔心的。”
聲音輕柔,語氣平緩,說的是擔心,卻不見多少起伏,落在穆連慧耳朵裡,像那麼回事,又感覺有些怪。
“你是十一月及笄吧?”穆連慧又問,見杜雲蘿點頭,她掩唇直笑,“大伯孃一直在嘮叨,說你怎麼還沒及笄,她迫不及待想娶兒媳婦了,你知道的,我們府上長房就剩阿瀟了,所以大伯孃特別急。”
周氏的心態如何,杜雲蘿很是清楚,她作為穆連瀟的母親,自然希望兒子早些成家,也盼著能早日添個小孫兒。
杜雲蘿和周氏相處了五年,周氏是不喜歡她,不滿意她的性子脾氣,可也從沒有因為杜雲蘿的肚子沒有動靜而為難過她。
周氏可以在杜雲蘿身上挑出一堆毛病來,什麼嬌氣、任性、愛沒事找事,樣樣都叫周氏看不過眼,唯獨沒有懷孕一事,周氏當面也好,背地裡也罷,從不說她。
只從這一點來說,杜雲蘿是感激周氏的。
畢竟,當時的長房的確是需要一個孩子的。
杜雲蘿不想和穆連慧談論周氏,好在這個話題她可以裝羞澀,乾脆就低著頭不應聲了。
穆連慧又絮絮說了兩句,不見杜雲蘿回應,也就作罷了。
行宮外頭,車馬都備好了。
杜雲蘿看了一圈,沒尋到南妍縣主身影,猜她應當是在李欒身邊照顧。
反倒是雲華公主踏著皮靴登了車,臉色略顯陰沉。
穆連慧努了努嘴,道:“這是在抱怨要提前回京呢,難得來一次圍場,公主還沒有盡興。”
杜雲蘿聽了就算。
車隊出發,回程路走得比來時急些,路上也沒有停頓休息,天黑時到了京城外,守城的官兵開了城門,迎了聖駕。
一路到了宮門外,眾人才各自散了。
杜雲蘿回了杜府,得了信的杜家人留了角門,又開了垂花門,杜雲蘿本想回安華院的,可想到甄氏定會等她,便先去了清暉園。(未完待續。)
第二百零二章 喜事(月票420+)
清暉園裡,果然還亮著燈。
甄氏見她回來,使人去蓮福苑裡報了信,就囡囡長囡囡短的,仔細問了圍場的事情。
聽說杜雲蘿並沒有騎馬,甄氏也就放下心來:“不騎也好,就你這騎術,還是不要嚇唬人了。”
杜雲蘿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叫甄氏笑話也是尋常,但她記得自己說過的話,便摟著甄氏的腰,道:“我不管,反正我以後會學會的。”
甄氏直笑。
母女兩人說了會兒話,杜雲蘿這才想起問一問杜懷禮:“父親呢?”
“莫管他,這幾日忙得腳不沾地了。”甄氏道。
杜雲蘿瞭然,德安水情嚴重,杜懷禮對水利有些心得,自打被叫去工部幫忙之後,就一直忙碌著。
當夜杜雲蘿歇在了碧紗櫥裡。
而之後的五日,杜懷禮都沒有回府,只叫小廝來收拾了幾件衣服帶去六部。
甄氏心裡掛念,又讓廚房裡備了些杜懷禮喜歡的糕點湯水送去。
等到從德安逃出來的難民出現在京郊時,京城裡的百姓又是一陣惶恐。
那些難民多是孤家寡人,衣衫破爛,泥水結塊,狼狽不堪,官府趕緊在城門口搭了帳篷施粥放糧,總不能真叫這些人餓死。
如此忙到了四月底,京城去德安的官道才算是徹底疏通了。
沒了雨水,豔陽高照,不懂的人當是好事,杜懷禮卻告訴杜雲蘿,這裡頭另有學問。
天色熱了,容易有疫病發生,太醫院裡院史院判們都提心吊膽的。
甄氏聽他們爺倆一個問一個答,不由搖頭道:“囡囡,你父親有些日子沒好好歇息了,你還纏著他問東問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