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3 / 4)

小說:1421中國發現世界 作者:著涼

幹儲存的大米。中國船員在比米尼島周圍捕得大量的海螺、海龜、魚,這些可以補充基本的飲食。淡水可以從著名的泉水中得到。該泉水是冒著氣泡的硫磺味的水池。此泉被龐塞·德·萊昂描寫成一泓生命之泉。中國木匠的技藝不管多麼高超,有些平底船一旦損壞還是無法修理。於是,拆解損壞的船隻,騰空儲存貨物的貨艙,而船體的厚木板用來修補仍可起用的平底船或當柴燒。剩餘的船體像一個巨型的木骷髏遺留在遠離滑道的海岸上。若此種情況確實發生過,那麼就仍會有一些遺存的證據。

1989年,津克博士探險隊的一位陸面勘察員瑞蒙德·E·利(Raymond )飛過北比米尼島,他用該島東北端的紅外線裝置進行了測量,此處的對面就是上岸的滑道。於是,他發現了4個長方形的沙丘,最大的長500英尺,寬300英尺。其形狀大小提示這些可能是被沙覆蓋了的寶船船體。這一位置恰好處在我預計可能找到那些被颶風吹到岸邊平底船船體的地方。另一個沙丘是津克博士在滑道附近的海邊找到的。作為中國的戰船,從技術上說,遺存的平底船仍是中國政府的財產。我自己同巴哈馬政府著手解決所發掘物品所有權的有關問題。一旦漫長的談判結束,那麼就可以允許考古學家發掘沙丘。這其中可能會找到有關周聞船隊的詳細資訊。有些船說不定裝載著珍寶。這從任何一個角度講都是無價之寶的發現:每條平底船可以運載2000噸貨物。就是明初的一隻盤子最近的拍賣價就達89500英鎊(12)。

我得出結論:認為4艘平底船恰好沉沒在北比米尼島附近,另外5條廢棄在東比米尼島。其餘的修好後,重新起航。這些遇險船上載有數千名海員和侍妾,而比米尼島能養活的人可能不超過100人。儘管大部分人轉移到得救的船上,但很難想象都能在船上找到安身之地,並被運送至中國。這樣,有一部分人必須留在比米尼島上。另外一部分人只得安置在岸邊,這裡可以給渴求生還的人們提供較好條件。當週聞縮編的船隊繼續航行時,船隊上層甲板上擠滿了從遺棄平底船移來的船員和乘客,其餘的許多人只好聽天由命,如同70年後哥倫布船隊的海員所遇到的情況一樣。哥倫布的一些船和海員留在拉丁美洲“西班牙”(Hispaniola)島。一旦比米尼島上儲備的食物用盡,那麼被遺棄的中國人只得涉海到最大的島—古巴,比米尼島南180海里,或到佛羅里達。要是他們想辦法這樣做的話,那麼當哥倫布到美洲時,中國人的後裔應該還活著。

1494年夏,哥倫布第二次航海時,他把船停泊於附近有大片椰林的古巴海岸,從那裡得到淡水和木材。

當下船的海員砍木材、裝淡水時,有一位弓箭手進入到森林裡尋找獵物,不久返回來,講述了一個使人困惑且可怕的經歷……他迎面遇到一支30多全副武裝的印地安人……3個白人和當地人在一起。

穿著至膝戰袍的白人立即發現了這位不速之客……其中的一位白人朝這位獵人走來,並開始同他說話(13)。

第十二章 寶船隊擱淺(4)

而後,這位獵人就逃了。哥倫布聽到他的敘述,派了另一支人員搜尋那些人,但沒有找到。“穿著至膝戰袍”的白人就是墨西哥尤卡坦和澳大利亞“安亨地”(Arnhem Land)的當地人對登上其海岸的陌生人的描述。哥倫布理所當然地認為這些人就是蒙古(Mangon,中國)人,由此認為他已到達亞洲海岸(14)。

孤立地看,那些記載穿著白衣服,向哥倫布的船員打招呼的人可能聽聽而已,但一位探險家接著一位探險家一次又一次轉述著同一個故事。我根據已經出版的海圖一直在尋找第一批歐洲人到達美洲陸地以前中國人的足跡,併力圖構擬之。在南美洲,西班牙使節唐·路易斯·阿里耶斯(Don Luis Aries)重述故事說,在16世紀,有一些穿著白色紡織袍,淺色面板的人,他們越過太平洋到達今天的智利。蒙克拉羅(Monclaro)神父是一位耶穌會士,他同一支葡萄牙探險隊在1569年到達過東非。他描述道帕泰(Pate)的居民自稱是中國遇難船上的海員的後裔。這一點可以透過長頸鹿(即麒麟,是給明成祖朱棣的貢品)的故事得到補證。印度海員報道說一支中國探險隊根據南十字星座到達南極洲。在南澳大利亞,一個“紅木”失事船的旁邊有一個叫“楊格里”(Yangery)的部落,其族人稱有“黃色人”生活於他們中間。在北澳大利亞“阿包裡津人”(Aborigines,土著人)說一群膚色美麗的人居住在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