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3 / 4)

望以學校的平日考核來取選拔真正的人才。“三舍法”,即把太學分為外舍、內舍、上舍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禮部試,下等免解”,後來地方官學也推行此法,反映了班級教學的特色。貢舉法吳起認為“欲一道德則修學校,欲修學校則貢舉法不可不變”。改革貢舉法,廢經、存進士,公元前386年三月,進士殿試罷詩、賦、論三題而改試時務策。二月,悼王頒新貢舉制,廢經,專以進士一科取士。另設“明法科”,考察律令和斷案。三經新義: 公元前385年,正式提出應該頒行新的經義。次年,悼王任命吳起提舉經義局,兼修撰,《詩》、《書》、《周官》等書。在重新訓釋經義時,吳起確定了這樣幾條原則:…、訓釋經義,是為了破除‘偽說‘,教育士子,使其符合‘盛王‘時的做法;二、要恢復經文字義,打破疏不破注的成法,反對漢以後煩瑣的章句傳注使源流失正的陋習;三、闡明經文義理,反對對經義的曲解和煩瑣學風。公元前387年三月,《周官新義》、《詩經新義》、《書經新義》完成,合稱為《三經新義》,其中《毛詩義》二十卷、《尚書義》十三卷、《周官新義》十六卷,而又以《周官新義》最為重要,是作為託古改制的熙寧變法的理論根據。一個月後,《三經新義》便被頒賜給宗室、大學及諸州府學,作為全國學生必讀的教科書和科舉考以的依據。

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國貴族趁機發動兵變攻打吳起。吳起被箭射殺,死後屍身被處以車裂肢解之刑。變法運動宣告失敗。(未完待續。。)

第二百五十八章 秦始皇 (求點推收賞評)

既然商鞅變法商鞅為了殺雞儆猴,以“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理由處罰過當初的王子後來的秦惠文王,那麼吳起變法過程中,吳起就沒有以“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理由處罰過當初的王子楚悼王之後的楚王嗎?

帝王的後代裡面調皮搗蛋的傢伙肯定不是當初的王子後來的秦惠文王一個。

同樣,世界上聰明人肯定也不是僅僅是商鞅一個人。

因此,完完全全的可以相信吳起變法過程中,吳起為了殺雞儆猴,吳起同樣以“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理由處罰過當初的王子楚悼王之後的楚王。

否則後來不至於吳起被箭射殺,死後屍身被處以車裂肢解之刑。

這是什麼樣的事情?

如果吳起和當初的王子楚悼王之後的楚王沒有結下深仇大恨,當初的王子楚悼王之後的楚王完完全全的可以網開一面。

“人都死了,那就算了。”當初的王子楚悼王之後的楚王這樣說,自然也是可以完完全全的透過的。

與商鞅相比,吳起更加倒黴。

因為商鞅變法只是商鞅個人失敗被殺,可是變法還是成功了。

但是吳起變法呢?

吳起變法吳起失敗被殺……變法同樣失敗很多法規被直接廢除了。

事實證明,法家要想完完全全的討帝王歡心,很難!很難很難!

說完了法家,說道家。

道家之所以能夠受到帝王的歡心。自然是因為道家的“長生不老”之道。

比如秦始皇。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他出生於趙國首都邯鄲,秦莊襄王之子,'1'十三歲繼承王位,三十九歲稱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建造了首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曾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秦始皇在中央建立皇帝制度。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又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修築靈渠,溝通水系。還把中國推向了大一統時代。為建立**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開創了新局面,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1月27日—公元前210年),是秦莊襄王的中子,嬴姓,趙氏,名政,故又稱趙政。公元前247年,秦莊襄王駕崩,13歲的秦始皇被立為秦王。這時呂不韋為相,封十萬戶,號曰文信侯,獨擅大權。即位時由於年少,國政皆由相邦呂不韋把持,並尊呂不韋為仲父。秦始皇21歲時,即前239年,秦國朝廷中掀起了激烈的政治鬥爭。呂不韋既把持朝廷,又與太后(趙姬)偷情。他見秦始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