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2 / 4)

(對於這些,問了很多人,他們也都不懂,歡迎懂的人指正)

靈堂,靈堂是為逝世的人搭建的臨時住宅,臨時供後人或者晚輩參拜供養。現在生活水平提高後,在城市遺體一般不在放在家中,(農村還是大多放在家中的。)在一方桌前放遺像即可,遺像前樹一靈位,用白字摺疊,上寫某某什麼什麼多少歲而卒等等。桌子必須用方桌,然後擺上四樣,這四樣是“魚”“肉”“雞蛋”“麵條”,還要有水果,但是水果中不能有桃子(四樣菜的含義是什麼?為什麼桃子不能上桌?)。最前面是香一爐,長明燈一盞(燈要用一碟子自制,先找一碟子,裡面倒上花生油,然後用棉花搓一細長燈芯,點燃,棉花燈芯要夠燃燒三天),香和長明燈在點燃那時起,就不能滅,只有遺體挪出去或者把靈位帶走的時候才能滅,不能用人滅,自燃自滅。桌子前放一罐,叫聚寶盆(還有個比較粗俗的名字,叫老盆),所有燒的“錢”都放在這個罐中,在出殯的時候打碎,詳細時間是在“舉重”抬起棺材的瞬間摔碎。

送盤場(可能是送盤纏,畢竟去陰曹地府也是需要花費不少的錢。),在逝世後第二天傍晚,(也有第三天,一般不超過三天),送行時,長子抱靈位,直屬男丁拿一柺杖(就是前文說的那沾燒紙的木仗)做老人走路狀(一定要雙手拄著柺杖,拱腰前行。),(如逝世著為男性長輩,女性長輩或者晚輩,不知禮儀如何)其餘後人跟隨其後,小聲禱告,喊其逝世之人前去拿錢,送至十字路口,在燒錢後,畫一圈,表明以示財不外溢。焚燒完畢,眾親屬哭著走回家中。回靈堂後,對其遺像和靈位,繼續哭,這個時候,一般男子在屋內,女子在屋外。後繼續到剛才的十字路口,焚燒紙馬,(男性長輩燒紙馬,女性長輩燒紙牛,晚輩不知道燒什麼?)後伏地痛哭,然後按照來時順序,再回靈堂。

跪拜,在靈堂內跪拜一般是磕四個頭,逝世之子女在靈位四周,來人後,別人磕幾個頭,逝世著子女必須回應幾個頭,所謂代表長輩回禮(一般是長孫代為謝禮,直屬男性和直屬女性。)。不知道別的地方磕幾個頭,有三個的還有四的,那裡的禮儀是磕四個頭,含義為神三鬼四,給神仙磕頭三個,給鬼磕頭四個。在靈棚內(也就是出殯前搭建的靈棚,不是靈堂。也可以不搭建,地方一般比較固定,每個村落都有固定的地方。),磕頭是九個,這個時候去磕頭的一般是逝世者的女婿跟逝世者親家後輩,這個時候是一作揖一叩拜,磕頭四個,是四勤,而逝世者子女也隨著叩拜之人作揖叩拜(一般是孫子,侄子代謝。),然後上前三步,再一叩拜,先舉香在空中轉一圈,然後敬酒三杯(女性不知是否這樣。),再後退三步,一作揖四叩拜,磕頭四個,是四懶。前後一共是九個,符合三拜九叩首的說法。在別人前去叩拜的時候,兒子跟孫子在旁邊回禮,女兒一般在桌子旁邊痛哭。四勤的含義為一作揖一叩拜,四懶為一作揖四叩拜,中間攙雜一頓隔,日照說法叫四勤四懶一頓隔。

孝衣,孝衣分重孝和輕孝,重孝就是直屬子女,兒子,女兒,孫子等,重孝為男丁一筒白大褂、白鞋,女性為白上衣帶白褲子、白鞋,孫子、兒子如果未結婚,只需要纏頭就可以了,如果結婚,那需要穿一筒白大褂,重孝。輕孝就是女婿,外戚,只需要一白布纏腰即可。

纏頭,纏頭也十分講究,如果去世的是男丁,打結就在左邊,如果是女丁,那麼打結就是右邊,前提是還有一個長輩在世,比如爺爺、奶奶,爺爺去世而奶奶還在世,那麼打結就在左邊,如果以後奶奶也去世了,那麼就不需要打左邊了,直接打結在額頭上,正中間。懂行的人一般一看孝衣和打結就明白去世的是誰,家中還有什麼人。

送殯,兒子女兒孫子在前,原來是抱靈位,走在前面,後面是抬棺材的人,孝子,孝女,孝孫前行一會就轉身,向棺材磕一個頭,表示對長輩的尊重。

下葬,就是把棺材放入先前已經挖好的葬坑裡面。

謝葬,古時候謝葬很隆重,,一般逝世者子女或者家屬在遺體下葬以後需要向參與葬禮的親戚朋友表示感謝。

圓墳,在逝世著入土第三日,早上早早起來,前去圓墳,把墳重新修整一下,因為入土哪天,一般把洞口添上就可以了。三日墳要早,所謂早三日,晚七日(為什麼要早三日和晚七日呢?)。

圈墳,就是在長子的帶領下,所有人圍著墳,拿著鉤擔,左轉三圈,右轉三圈,大體含義為為逝世者圈圍牆。

……。

當然還有許許多多的禮儀。

不過,不管怎麼樣,小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