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2 / 4)

著大雪專程趕到日本,參加東史郎的追悼會和葬禮,南京等地還舉行了東史郎的追思會,中國媒體對東史郎的“良知和勇氣”給予高度評價,這些活動都充分體現了南京人民的情義。東史郎若地下有知,相信也會高興的。

燕子銜泥,疲而不棄,終於築成堅固的穴巢。如今,令我十分高興的是,朱成山館長的辛勤耕耘又結了碩果,他與東史郎十三年的交往,心與心的交流,雖然語言不通、年紀不同,但卻是忘年之交。彼此有一個共同目標:“努力搭建中日兩國真正的和平之橋。”我相信,這本書將會讓讀者對東史郎和中日兩國民間人士的交流,以及為此付出艱辛努力的過程,有一個更深入的瞭解。

2006年5月寫於香港

作者簡介:

陳君實,香港實用貨倉有限公司董事長,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特殊貢獻獎章獲得者,南京國際和平研究所特約研究員。

序言二(1)

一座城市的記憶

一個風雪的早晨,南京各大媒體都以頭條位置報道了來自東瀛、為南京人所熟悉和關心的“世紀官司”——東史郎上訴案的最新訊息:因揭露南京大屠殺事件而被反誣損害他人名譽的東史郎等人,被日本最高法院終審駁回上訴並被判處50萬日元罰款。如此顛倒黑白的判決,讓日本國內那些“身上雖然穿著西服,心裡卻仍然穿著侵略軍軍服的人們”(東史郎語)欣喜若狂,一場由日本右翼分子操縱的“20世紀最大的謊言——南京大屠殺徹底檢證”###鬧劇,竟於日本最高法院宣判次日,在大坂國際和平中心開場;而為伸張正義、反擊右翼挑釁、88歲的東史郎先生和他的支持者們也聚集在該“和平中心”的大門外,冒雨舉行“沉默的抗議”……

聲援與抗議的浪潮,也迸發在刻骨銘心記憶著“南京大屠殺”災難的土地上。正值南京市政協十屆四次全委會召開期間,由南京文化藝術界的政協委員們發起,當天下午即在鐘山賓館二樓會議室舉行“南京市各界人士聲援東史郎正義鬥爭、強烈抗議日本最高法院對《東史郎日記》案不公正判決、強烈抗議日本右翼勢力否定南京大屠殺史實”座談會。就是在那次座談會後,我和同一界別的兩位政協委員朱成山先生(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雷建功先生(南京民族樂團團長)有了更多的接觸與合作。一年之後,由朱館長和我共同籌劃、南京市作家協會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合編的第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殺”歷史題材的當代詩歌集《不屈的城牆》正式出版,它彙集了海笑、丁芒、化鐵、俞律、趙愷、孫友田、王德安、葉慶瑞等七十多位知名詩人、作家的百餘首詩歌力作,表達了作者們反思不該遺忘的歷史,奠祭犧牲者,譴責侵略者,激勵後來者,振興中華和保衛世界和平的心聲。三年之後,由雷建功統籌和創意、朱成山任歷史顧問、我負責撰稿,特約著名作曲家趙季平作曲的第一部表現“南京大屠殺”歷史題材的大型民族交響樂《和平頌》問世。此作得到了中共江蘇省委、南京市委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援,2005年5月9日,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60週年,由南京民族樂團、香港中樂團、臺北市國樂團的藝術家們同臺合奏的《和平頌》交響音樂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上演,受到首都觀眾們的熱烈歡迎,在海內外產生了強烈的反響。

我之所以作以上陳述,是想說明一個日本老兵的真誠懺悔、由《東史郎日記》案在千年之交所引發的一場正義和邪惡的鬥爭,是怎樣牽動了與東鄰相隔一衣帶水的中國人民、尤其是南京人民的心,產生了何等強烈又持久的精神衝擊波。2006年元旦剛過,同樣是伴隨著一場風雪,從東瀛傳來了東史郎先生辭世的噩耗。就在朱成山館長一行南京人民的代表赴日本參加東史郎葬禮,為這位臨終前還表示“我寫的和說的都是事實,法庭為什麼要判我敗訴,以敗訴來結束人生我不服”的倔強老人送行之際,我寫了一首題為《雪落金陵》的小詩發表在《金陵晚報》上,表達我對這位從未謀面卻已“知心”的日本友人的悼念:

新年裡的第一場雪

使人想起你白髮飄飄

行色匆匆的面影

素潔紛飛是你綿長的思緒嗎

又一次縈繞你

七回謝罪的江東門

那堵傷痛至今的石牆前——

你仍在撫摸流血的數目字

告訴世界:誰將一個無瑕的青年

變成了十惡不赦的“日本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