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2 / 4)

小說:哲學啟蒙 作者:閒來一看

歷練下變化的眼光去撥開歷史和謬誤的重重迷霧,展示自己的風華。個人的真理是更頑強的真理,在大眾的真理傾向於統一群體內所有理性思考的時候,惟有這些真理傲然獨立;而當大眾的真理始亂終棄時,也惟有這些真理還在璀璨發光。是這些個人的真理使真理一詞並未最終泯滅。

真理往往由偉大的個體產生,然後由眾多平庸的頭腦接受,在這個過程中真理承受了很多不公待遇。真理尤其是大眾真理的境遇使真理的高貴蒙受了玷汙。儘管因為人類肯定自我的維持本質而生,很多時候真理卻並沒有因此給人類帶來更多福利,相反,在大眾化後真理往往成為少數人的統治工具和人類自身喪失理性的狂熱運動的旗號而扼殺了多數人的自由、幸福乃至生命,而這些恰恰是真理的全部價值所在。儘管出自於人類自我維持的需要,真理的這些境遇卻使它並不能給人帶來更多的福利。

只有在一個政權的作用旨在維護信仰自由而非為公民選擇信仰的國家裡,在一個狂熱的運動被設計良好的制度自然稀釋而非縱容的國家裡,真理才更有可能得到比較健康的施展,由偉大個體產生的真理才更有可能促進社會的整體繁榮。

真理在實際生活中的境遇也從另一方面說明它並無永恆、絕對、普適可言,真理走向大眾的過程往往是其失去其本來意義的過程。而在真理大眾化過程中,真理往往被篡改成為統治力量的理論工具和各種瘋狂運動的思想策源。真理的受害往往使其行之不遠。並且,永恆與普適之間似乎存在難以調和的矛盾,信徒的增多使真理能夠同時指導更多的人,但是也使其難以被後人持久的接受。

真理在實際生活中從未有過普適、永恆或絕對。各種真理此消彼長,但從未曾有一個真理像期待中的那樣永恆和在更大範圍內被接受。真理的豐富歷史或許可以說明現在的和將來的真理。

中世紀天主教統治之下的歐洲只有教會頒行與認可的上帝學說存在,上帝是永恆的全人類的福音,全宇宙都圍繞上帝、圍繞地球旋轉並將永遠如此美妙和諧的運轉下去。這些宗教理論與真理齊名,任何與之牴觸的理論或為異教之說或為異端之說,異教徒和異端者受到殘酷壓制,為此布魯諾葬身鮮花廣場。雖然被賦予了永恆、普適、絕對的意義,失去了精髓而淪落為工具的真理卻無一不隨著國家政權的消亡而灰飛煙滅。

真理具有獨立的意義,但是遺憾的是最為人熟知的真理通常都是依附的結果。可以說,任何成為統治工具或作為人類運動的口實而大行其道的真理都是易逝的。並且至少從短期看,由於大多數理智慧力匱乏的人往往濫用和誤用真理,真理的大眾化因而伴隨著危險;而把真理上升至意識形態的高度使其異化為統治的工具、或將其絕對化為統領所有觀點的教條的行為,均有深藏不露的原因,它們往往是對缺乏思考能力的大眾的欺騙。而在真相終於披露,浮躁的大眾真理塵埃落定,相應的原生的真理也往往難免池魚之災。

人類沒有一次能將被宣稱為永恆的真理維繫下去。真理叫得最響的地方,人們的物質生活往往相對貧乏;真理燥熱之處,理性更易於被忘卻。即使對於個人的真理,思想者往往宣稱他們的真理的標新立異、深刻有力,同時攻擊其他思想者的謬誤之處,但不同的真理似乎並無勝負之分,不同的真理並未戰勝對方。並且,個人的真理也很難作到普適,因為對大多數理效能力蒼白的人而言,真理從未被真正的接受,他們並不真正需要真理。

三.可否經由認知到達真理

亦即,人們的認知可以上升為真理嗎?

真理的作用在於對生存狀態的維持,然而在企圖使真理保持絕對和永恆時,人們往往忽視了自身是否有能力探尋到這樣的真理。我將在下一篇《以科學為名義的人的認知的侷限性》中集中論述人類認知的天然侷限,這樣的侷限因其天然而不會對人的生存有所妨礙,從而也難以被察覺和重視。對於探尋絕對永恆的真理而言,認知上的天然侷限因為並不存在健全標準而難以被清楚度量和認知,但是它必然存在,並且這樣的侷限足以使人類追求永恆絕對的真理之夢破碎。即使在人們共同的認知侷限內尋找相對絕對和永恆的真理也並不現實,因為個體之間存在著認知上的天然差異,使得人們尋求普適真理的好夢難圓。如認知在兩性之間的差異。女性的面板較男性薄,使女性的觸覺更加靈敏;女性的大腦與男性的不同又使她們的思維方式及擅長之處與男性有所不同;女性對嬰兒的興趣遠比男性強烈,等等。這些差異最終會在意識領域表現出來,從而使兩性在完全相同的環境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