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中國已經派兵登上釣魚島,而且拆除了導航燈塔,小林光一也非常震驚,因為中國沒有事先發表任何宣告。
顯然,這是不宣而戰。
問題是,這算開戰嗎?
不管怎麼說,釣魚島上沒有日本駐軍,雙方的軍事力量還沒有正式交戰。
讓秘書去安排內緊急會議的時候,小林光一收到了外務省發來的訊息,中國在半個小時前發來外交照會,宣佈從即時起正式履行對釣魚島的行政管轄權,將對一切侵犯中國主權的挑釁行為進行堅決果斷的反擊。
雖然在外交照會中,中國國務院常務副總理提到,歡迎日本派遣外交代表,就釣魚島爭端進行高階別的外交談判,但是事情明擺著,中國在發表外交宣告前就已採取行動,而且沒有與日本磋商。
這算入侵嗎?
小林光一不得不面對這個難題,因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承認中國收復包括釣魚島在內的臺灣,而在此之後,美國只是把釣魚島的行政管轄權移交給了日本,從未承認日本擁有釣魚島的主權。
中國一直宣稱擁有釣魚島的主權,也就有權力恢復行政管轄權。
只是,日本能夠做出讓步嗎?
與日本存在領土、領海紛爭的不僅僅是中國,還有韓國與俄羅斯。如果日本在這場危機中忍氣吞聲,預設中國佔領釣魚島,那麼在獨島(竹島)與北方四島問題上,日本就得做出同樣的讓步。
重要的是,獨島(竹島)與北方四島的實際控制者不是日本。
小林光一不是笨蛋,非常清楚只要日本在這個時候讓步,今後就得在其他所有涉及到領土與領海的問題上讓步。
只是,向前一步的話就意味著戰爭。
在這道選擇題中,不存在原地踏步,因為日本當局保持沉默就意味著做出讓步。
與小林光一相比,其他內大臣的態度就直接得多了,連喜田多一郎都認為,既然中國越過底線,日本就不能退讓。
十五分鐘不到,內就做出集體決策:採取軍事行動奪回釣魚島。
五月二十九日凌晨三點過,小林光一正式授權木村小次郎與荒川太郎,針對中國在東海的入侵行動展開反擊。
三點十五分,木村小次郎在防衛省向海上自衛隊與空中自衛隊下達了作戰命令。
只是,到這個時候,日本防衛省還沒有拿出具有可行性的作戰計劃。
因為首先得奪取制空權,自衛隊已經操練了幾十年,近十多年的軍事演習幾乎全部針對中國,所以即便沒有完整的作戰計劃,也不會對空中自衛隊的作戰行動造成多大妨礙,多增加了指揮的複雜性。
三點二十五分,在沖繩島上空盤旋的第一批十二架F…15J轉向飛往釣魚島。
此時,嘉手納空軍基地,十二架在地面待命的F…22A已經滑上跑道,還有十二架F…22A與十二架F…15J正在為起飛做準備。
收到作戰命令的不但有戰鬥機,還有護衛群與已經進入東海的潛艇。
只是,戰艦與潛艇的反應速度慢得多。
到二十九日清晨,第二護衛群從久米島南面進入東海。
大概在三點四十分左右,已經進入東海的四艘“蒼龍”級收到了海上自衛隊司令部發來的作戰命令。
此時,這四艘潛艇在釣魚島東北兩百公里處,離機動到位的東海艦隊不到一百公里。
這個距離,完全在反艦導彈的攻擊範圍之內。
雖然實戰已經證明,在第二次朝鮮戰爭前研製生產的所有反艦導彈都很難在大規模電磁戰中、特別是在面對具有電磁戰能力的艦隊時發揮作用,但是日本潛艇艇長依然非常果斷的執行了作戰命令。
也許,他們並不知道,後面還有一艘中國海軍的潛艇。
不考慮“海龍”號的存在,四艘“蒼龍”級的突然襲擊確實無法對東海艦隊構成太大的威脅。畢竟“蒼龍”級沒有攜帶額外的反艦導彈,只能使用魚雷發射管發射導彈,一次多發射六枚導彈。考慮到潛艇在作戰時,隨時都得保留一枚反潛魚雷,所以一艘潛艇多能發射五枚反艦導彈,二十枚反艦導彈根本突破了不東海艦隊的防空反導網,“蘭州”號能一次攔截二十多枚反艦導彈。
問題是,這四艘潛艇足以打亂東海艦隊的陣腳。
在受到潛艇威脅的時候,東海艦隊肯定得把重點放在反潛上,無法為即將展開的空戰提供支援。重要的是,空戰打響後,東海艦隊的反潛直升機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