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部分(1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作為第一島鏈上重要的海峽之一,大隅海峽北面是九州島、南面是大隅諸島與種島等島嶼。冷戰期間,大隅海峽是西方集團封鎖紅色海軍的主要戰場之一,超過四成的蘇聯潛艇從此進入太平洋。

對於從東海進入太平洋的潛艇來說,大隅海峽是一條理想通道。因為北上的黑潮在此分道,一路流往朝鮮海峽、進入日本海,另外一路則經大隅海峽進入西太平洋。在黑潮的帶動下,潛艇可以關閉主推進器,以三節左右的速度悄無聲息的航行。

對於前蘇聯海軍那些噪音巨大的核潛艇來說,大隅海峽絕對是理想之選。

為了對付前蘇聯的潛艇,冷戰期間,美國與日本在大隅海峽的海底鋪設了數百具噪音監測器。

只是,對於從太平洋進入東海的潛艇來說,就沒有這麼理想了。

因為海峽的平均水深不到一百米,所以潛艇無法深潛避開黑潮。在強大的黑潮面前,潛艇要想達到四節的巡航速度,就得以七節的速度航行。在海峽窄處,黑潮的流速加,潛艇甚至得把航速提高到十節左右。

這個速度,使得潛艇的噪音明顯增強。

不然的話,“海龍”號也不可能在幾十公里之外探測到四艘“蒼龍”級。

此外,自身噪音增強後,潛艇的被動探測能力將明顯減弱,日本潛艇很難發現遠處的“海龍”號。

這些因素綜合起來,肯定會讓日本艇長感覺良好。

問題是,四艘“蒼龍”級為什麼不分開行動?

雖然幾十年來,常規潛艇遵循的仍然是“狼群戰術”,特別是在正規海戰中,集中行動的常規潛艇遠比單獨行動時強大得多。在第二次朝鮮戰爭期間,中國潛艇能夠多次取得驚人的戰果,與集中行動不無關係。但是“狼群戰術”不等於要讓所有潛艇一起行動,特別是在搜尋目標時,每艘潛艇都是“頭狼”,在發現目標之後再集中行動,以叢集攻擊的方式瓦解敵人的反潛網。

在狹窄的東海,四艘“蒼龍”級足以鋪開一張巨大的伏擊網。

也許,日本艇長相信其他偵察手段,比如偵察衛星、電偵察機與海上巡邏機能夠發現中國艦隊,所以沒有分散搜尋。

不管怎麼說,在現代海戰中,潛艇只是參與兵力之一,而不是全部。

薩非墨沒管那麼多,因為四艘“蒼龍”級一起行動,讓他容易跟蹤監視。如果日本潛艇分散行動,他還不知道該怎麼辦呢。

就這樣,四艘“蒼龍”在前,排成一二一佇列,即一艘突前、兩艘居中、一艘斷後,“海龍”號則尾隨在後。

薩非墨沒把距離拉得太遠,確保艇首球形聲納能探測到斷後日本潛艇發出的噪音。

每隔半個小時,他就讓“海龍”號做一次戰術轉向,用側舷聲納陣探測前方的三艘日本潛艇的行蹤。

在此期間,薩非墨已經想好了戰術。

只要收到攻擊指令,“海龍”號首先攻擊斷後日本潛艇,同時向居中的兩艘“蒼龍”級各發射一條五百三十三毫米自導魚雷,然後用兩條六百五十毫米線導魚雷做補充,後與突前日本潛艇拼刺刀。

這套戰術,足以保證幹掉三艘“蒼龍”級。

即便拼不過第四艘“蒼龍”,也能穩賺不賠。

只是,接下來的等待,讓薩非墨有點惱火,因為直到二十八日夜間,他也沒有收到周渝生髮來的作戰命令。

還好,潛艇兵不缺的就是耐心。

當時,薩非墨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或者說該做卻沒做的事,對即將爆發的海上戰鬥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按照周渝生的安排,薩非墨應該及時彙報敵情。

問題是,薩非墨卻沒有這麼做,不但沒有讓“海龍”號上浮使用通訊桅杆,也沒有投出通訊浮標。

薩非墨這麼做,不是沒有理由。

“蒼龍”級的噪音很低,如果“海龍”號浮上水面,用通訊桅杆發出資訊,很有可能跟丟目標。使用通訊浮標的話,因為不具備定向通行能力,所以發出的電磁波很有可能被日本的監聽電臺截獲。

薩非墨不是不打算報告敵情,而是覺得時機還不成熟。

結果就是,到二十八日夜間,周渝生仍然不知道已經有四艘“蒼龍”級從大隅海峽進入日本海,而是緊盯著沖繩附近的那兩艘日本潛艇。

雖然周渝生已經意識到,日本海上自衛隊出動了十四艘潛艇,就算從橫須賀出發的第二潛水隊群的八艘潛艇沒有趕到,從廣島出發的六艘潛艇肯定到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