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懷疑基層官兵的勇氣與鬥志,但是勇氣與鬥志不能變成炮彈,也不能拿來當飯吃。補給跟不上的話,別說進攻,能夠穩住戰線就很不錯了。除此之外,過於漫長的戰線,會導致我軍過於分散,難以形成突擊拳頭,也就難以取得重大突破。聯軍的防禦部署也正好針對這套戰術,如果聯軍及時發起反擊,後果將難以設想。地形方面,朝鮮半島中部地區的情況大家都知道,崎嶇的山地很不適合機械化部隊作戰,即便能夠在進攻中形成縱深突破,也很難及時殲滅分割出來的敵人。打成持久戰的話,恐怕在我們用光所有物資之前也看不到勝利的曙光。”
黃峙博說明情況後,參會將領也有所悟。
“當然,這不表示我們沒有機會了。”黃峙博笑了笑,說道,“我的想法是,用‘釜底抽薪’來對付聯軍。”
釜底抽薪!?戚凱威愣了一下,顯得非常驚訝。
其他人也一樣,都沒搞明白黃峙博的意思。
“很明顯,聯軍把重點放在了反擊上。”黃峙博點上了第三根菸,在說到關鍵問題的時候他往往煙不離手。“能否在第二次戰役中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即能否把聯軍趕回去,關鍵不是看我們在戰線上怎麼打,而是能否消滅聯軍的預備隊,也就是留在後面的反擊力量。只要打掉了聯軍的反擊兵力,我們就有很大的希望一舉打到三八線附近,讓聯軍在板門店跟我們簽署停戰協議。”
聽到這話,戚凱威立即明白了過來。
顯然,黃峙博的眼界非常高,而且從根本問題入手,根本不在乎表相。
“那麼,如何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呢?”黃峙博起身走上講臺,拿起指揮棍,敲了敲投影螢幕。“在第四步兵師南面,存在一個巨大的缺口,大概有五十公里。從這裡切入,足以迫使聯軍動用反擊力量。打得好的話,甚至能迫使聯軍出動兩支反擊部隊。中央山區的地形使裝甲部隊很難發揮威力,聯軍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所以我們可以利用這個因素,纏住聯軍的反擊部隊。正面戰場上,用一個集團軍拖住第三步兵師與第四步兵師,如果需要,可以增強一些裝甲力量。在第四步兵師南面取得突破之後,進攻力量快速向南穿插,尋找聯軍的主力部隊,也就是留在大後方的反擊部隊決戰,然後一路向南,以攻佔開城為主要目標,有能力還得繼續挺進,迫使聯軍抽調戰略預備隊。打到這個時候,再回過頭來對付北面的美軍主力。”
戚凱威鎖緊了眉頭,不是黃峙博說得好聽,而是這套戰術中存在很多問題。
“當然,這麼打,風險非常大,最大的問題就是,作戰部隊能否保持旺盛的戰鬥力。關鍵有兩個,一是後勤保障,二是速戰速決。我的觀點是,後勤部隊跟隨作戰部隊行動,攜帶三到五天的作戰物資。如果能在三到五天內取得突破,那麼勝利離我們就不遠了。”黃峙博回到座位上,說道,“具體的戰術安排,會在作戰計劃中明確提到。召開這次會議,主要是讓各位充分了解我的作戰設想,在戰鬥中遇到意外情況的話,知道該如何處置,而不是臨時向我請示。”
說到這,黃峙博的意思已經非常明確了。
志願軍要的不是一次普通的勝利,而是一次決定性的勝利。!~!
..
第二百零一章 輕型對輕型
十月十五日,在各支集團軍準備部署就位之後,志願軍發動了第二次戰役。。
第五十四集團軍的裝甲部隊從熙川出發,繞過妙香山,沿著公路線從德川東面向南一路挺進的時候,聯軍並沒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在此之前,聯軍已經判斷出了志願軍的戰役選擇方向。
雖然在第一次戰役結束後,志願軍可以從元山向三八線推進,但是在朝鮮東部、元山以南地區的交通條件十分惡劣,沒有可以利用的鐵路,連公路都很糟糕。要在後勤保障部隊難以跟上的情況下向南推進上百公里,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志願軍只有一個選擇:把重點轉移到西線,猛攻聯軍的西線軍團。
這個判斷,也符合志願軍的兵力部署。
東線戰場上,只有第三十九集團軍與第六十五集團軍,之前在金策圍殲第一陸戰師的第十六集團軍已經撤到中部地區。西線戰場上,除了在第一次戰役後期入朝的第二十四集團軍之外,還有新增的第五十四集團軍與第四十七集團軍,第十三集團軍部署在後方,充當戰略預備隊。
也就是說,在西線戰場上,志願軍最多能動用五個集團軍,而東線最多隻有三個。
在志願軍出動了七個主力集團軍、加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