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大,因為之前充當進攻兵力的第二步兵師與第七步兵師仍然部署在戰線後方,重組後的韓軍第九裝甲師則退守元山以南地區,頂在防線上的仍然是第三步兵師與第四步兵師。
可是從兵力配製上看,聯軍的作戰部署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明顯的,莫過於炮兵與裝甲兵的位置。
在進攻部署中,炮兵肯定得放在前沿陣地後方,為突擊部隊提供炮火支援,而在防禦部署中,炮兵往往部署在第二道防線上,為防禦部隊提供火力掩護。裝甲兵的部署方式也是同樣的道理,進攻時裝甲兵肯定得靠前集中部署,形成裝甲突擊力量,而在防禦中,裝甲兵得放在戰線後方,充當機動反擊力量。
按照皮特的部署,原先加強給第三步兵師與第四步兵師的裝甲兵與炮兵全部後撤。
為了得到一支足夠強大的反擊兵力,皮特甚至從兩個步兵師各抽調了一個裝甲營,用來加強第二步兵師與第七步兵師。
如此一來,美軍裝甲力量的六成已經撤到戰線後方。
這些裝甲部隊經過整編後,組成了三支反擊叢集,分別部署在南埔、沙裡院與開城,成梯次形成了三道防線,並且成為了聯軍分階段發起防禦反擊的主要力量。
這套部署方式,非常直觀的反映出了皮特上校的擔憂。
雖然在他進行部署的時候,新增的三個主力集團軍還沒有入朝,但是CIA已經獲得確切情報,志願軍即將獲得補充,作戰部隊至少提高六成。在兵力足夠的情況下,皮特沒有任何理由懷疑志願軍會採用兩面突破的戰術。對西線戰場上的聯軍來說,這絕對不是什麼好訊息,因為這意味著,聯軍得用有限兵力守衛更加漫長的戰線,而且得在所有關鍵地點作好迎接志願軍強攻的準備。
顯然,聯軍的兵力嚴重不足。
這一點,也反映在了聯軍的前沿部署上。即按照皮特的安排,聯軍僅在戰線上保留了不到兩成的兵力,四成集中在前線後方五到十五公里的主體防線上,另外四成則用來組建反擊部隊。
即便如此,聯軍的防線也顯得不堪一擊。
只要志願軍下定決心,肯定能在數個地點取得突破。第一次戰役已經證明,志願軍非常擅長打穿插包圍戰。要是讓志願軍形成了大縱深突破,聯軍不但守不住西線,還很有可能再次丟掉幾支主力部隊。
要想頂住志願軍的大縱深突破,唯一的辦法就是大縱深防禦,加強反擊力量。
雖然從戰場態勢上看,讓三支反擊部隊從北到南依次展開,使得聯軍難以同時向正面戰場投入足夠的反擊力量,但是可以在側翼戰場上投入足夠的兵力,而寬大的側翼正是聯軍戰線上最大的問題。
很明顯,皮特上校盯住了側翼,認為志願軍會把重點放在側翼上。
至於正面戰場,皮特有足夠的理由相信,第三步兵師至少能堅持一陣,而聯軍可以藉此機會調動反擊部隊。
重要的是,正面戰線的寬度有限,突擊距離更長,志願軍很難形成大縱深突破。
當然,皮特也不否認,志願軍會反其道而行之,在正面投入主力部隊,以極高的兵力密度尋求快速突破,然後出動突擊部隊向南穿插,首先分割殲滅頂在最前面的第三步兵師,再與側翼突擊的部隊圍殲第四步兵師。
這種穩打穩紮的戰術也許無法把戰線推進到三八線附近,但是足以重創聯軍。
為此,皮特也做了部署,即在第三步兵師後方,也就是平壤附近部署了二十個韓國陸軍的師旅級作戰部隊,把防禦密度提到上限,用重兵力去對付志願軍的密集攻勢。雖然他仍然不對韓軍抱多大指望,但是隻要韓軍能夠遲滯志願軍的突擊行動,聯軍就有時間調動第二梯隊與第三梯隊的反擊部隊,在正面戰場上發起反擊。
事實上,這些都只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
歸根結底,聯軍最大的問題是戰線過於漫長,導致防禦區域超出了部隊的實際能力。
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縮短戰線,提高防線上的兵力密度。
只是這麼一來,聯軍就得主動退縮。
從政治上講,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在談判尚未結束的時候,聯軍主動退卻,等於讓對手抓住了把柄。
正是如此,談判結束之後,皮特上校的請求才得到批准,即讓第四步兵師退回順川。
在此之前,第四步兵師的防線寬達八百公里,一個旅在熙川,一個旅在泉城裡附近,根本沒辦法頂住志願軍的進攻,甚至有可能被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