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情。
只是,粒子加速器不是一件儀器,而是一個龐大的工程。
拿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來說,其環形隧道直徑三米、總長二十七公里,深埋在地下五十到一百五十米處,初期建造成本高達六十億歐元,系統硬體升級還要花費近百億歐元,每年科研投入數億歐元。
錢還是次要問題,如此龐大的工程,最需要的是時間。
仍然拿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來說,從動工到完工,施工週期長達十三年。
技術上的難題,同樣是一個難以逾越的障礙。
建造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的過程中,遇到過層出不窮的問題,即便在投入使用後,也麻煩不斷。比如在二零一二年就全面停止運作,進行系統維護檢查,而在此之前僅僅執行了不到三年。
用科學家的話來說,高能物理學就是一個無底洞,砸再多的錢都不見得能收到成果。
建造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的時候,法國不得不聯合其他三十多個國家,上百所院校與科研機構,共同承擔建造費用與技術開發,中國的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國科技大學、山東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清華大學等科研機構與院校就參與了四個主要實驗專案。
作為前沿科學,而且很有可能是能讓人類文明飛躍的前沿科學,砸再多的錢都得搞。
去年,中國國務院正式宣佈,已在西北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粒子加速器的時候,連牧浩洋都萬分驚訝。
要知道,過去幾年間,沒有任何與之相關的官方訊息。
在很多人眼裡,似乎中國在一夜之間建好了這座佔地上百平方公里,擁有一條總長度超過三十六公里的環形加速隧道、入射能量高達1TeV、能以五千億電子伏的能量將電子與正電子一起粉碎的超級對撞機。
當然,這絕對不是在一夜之間辦到的。
因為隧道太長,走完得花六個小時,所以兩人走了一小段,就去了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