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戰略很簡單,能不能奏效,還得看日本是否肯上道。
目前看來,日本的表現沒有讓美國失望。!~!
..
第二十一章 點燃導火索
如果說美國是臺海問題的始作俑者,那麼日本就是臺海問題的利益攸關方。()
對美國來說,臺灣不過是圍剿中國的戰略鏈條中,比較重要的一環,而不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環。中國完成了統一大業,最多隻能從臺灣突破第一島鏈,獲得進入西太平洋海域的戰略通道。因為在臺灣北面有琉球群島、南面有菲律賓諸島,所以臺灣仍然處於美國的戰略包夾之中。即便中國進入了西太平洋,也要面對美國精心部署的第二島鏈,還得跨越大半個太平洋,才能對美國本土構成威脅。美國有著非常巨大的戰略縱深,丟掉第一道防線不會立即產生明顯影響。
對日本來說,就沒有這麼樂觀了。
在進入西太平洋之前,中國只能在東海方向上對日本構成威脅,日本只需要加強西部地區的戰略力量就能應付。
第二次朝鮮戰爭之後,日本的戰略安全已經嚴重惡化。
原因很簡單,志願軍沒有全部撤走,而且朝鮮欠下鉅額外債,遲早會把軍事基地租借給中國。獲得朝鮮的軍事基地之後,中**隊就能進入日本海,從北面威脅日本本土,讓日本不得不延長戰略防線。
如果中國獲得了進入西太平洋的通道,日本將面臨全面包圍的威脅。
這還不是最大的問題。
不管怎麼說,日美同盟協議擺在那裡,除非中國有信心挑戰美國的海洋霸權,而且在海洋上戰勝美國,不然就不會攻擊日本本土。
對日本來說,最應該考慮的不是本土安全,而是戰略航線安全。
作為全球第三大原料進口國,日本的戰略物資嚴重依賴進口。非洲農墾團的糧食、中東的石油、東南亞的橡膠與澳大利亞的礦石,都需要經海上運輸,而其中超過六成由西南戰略航線輸入。
這條航線,必須經過臺灣周圍海域。
試想,如果中國完成了統一大業,控制了臺灣周邊的國際航道,即便是規模有限的戰略封鎖都能搞垮日本。
第二次朝鮮戰爭爆發前,日本就跟隨美國,多次重申在臺海問題上的戰略利益。
隨著美國逐步退出西太平洋地區的前沿防線,日本出於基本安全考慮,必然會積極填補美國留下的勢力真空。
事實上,日本就是這麼做的。
在西表島建航空站、在與那國島建海軍碼頭,無一例外的都是針對臺海,增強在西南戰略航線上的軍事存在。
相對而言,中日在釣魚島上的主權爭端根本算不了什麼。
日本對基本戰略安全保障的要求無可厚非,中國實現統一大業的追求也很正常,因此雙方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
這個矛盾,足以讓雙方兵戎相見。
美國要做的,就是在適當的時候點燃導火索,讓這兩個實力強大的國家為了不可放棄的利益幹上一架。
現在,這個時機成熟了。
年初的時候,錢德勒就嗅到了中日間的火藥味,特別是在日本宣佈增強沖繩群島的軍事部署之後。
侍機制造矛盾,把中日推上戰場,不是錢德勒的決定。
這麼重大的事情,國防部長也無權做出決定。
只是,錢德勒非常清楚麥克米倫的想法。
宣誓就職之後,麥克米倫做了很多事,但是美國的全球戰略沒有得到實質性改善,選民已經對他感到失望。明年,新的大選將再次開始。在此之前,麥克米倫必須做一些具有實際意義的事情,才能獲得選民的支援。
他要做的,就是引爆一場沒有美國參與、卻能給美國帶來巨大利益的戰爭。
更重要的是,必須透過這場戰爭,讓更多的美國人認識到,中國已經對美國的全球利益構成了切實威脅,從而用民眾的意志來主導未來的美國政策,幫助他透過多項有助於增強美國戰略實力的重**案。
對麥克米倫來說,最好的選擇就是引爆中日矛盾。
只是,這件事絕對不能與美國扯上關係,不然美國就有可能捲入中日軍事衝突。
麥克米倫把這件事情交給了錢德勒,因為出任國防部長之前,錢德勒是CIA局長,還是退役的四星上將。
按照麥克米倫的指示,錢德勒做了精心部署。
三月份,中國的情報船在釣魚島附近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