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情況下,也不可能在一次戰役中調動數百架戰鬥機,而且靈活自如的指揮這些戰鬥機,讓它們幾乎在同一時間完成轟炸任務。
這個差距,絕對不是靠戰術就能彌補的。
只是,適當的戰術,足以抵消聯軍的空中優勢。
此時的志願軍,就具備這個能力。
打了一個多月,志願軍基本上掌握了聯軍的空中打擊戰術,甚至mō清了聯軍執行空中打擊任務的出動速度與出動頻率。
在總攻時間選擇在大部隊渡河後四個小時,正與聯軍的空中打擊有關。
按照母祁鐵的判斷,聯軍至少需要四個小時才能發動大規模空中打擊,因此準時發動全面電磁戰,不但能夠為進攻部隊提供掩護,還能有效挫敗聯軍的空中力量,使聯軍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喪失大規模空中打擊能力。
對今後的地面戰鬥來說,這一點至關重要。
能否成功,關鍵就是發動電磁戰的時機。
掛著反輻è導彈的F群還沒越過北緯三十九度線,就被部署在中國本土上空的預警機發現了。
戰鬥警報隨即響起,各項作戰命令按計劃發放給各級作戰單位。
既然聯軍按時發動空中打擊,自然不需要調整作戰計劃。
這個時候,黃峙博來到了位於地下一百五十米的作戰指揮中心。
這座地下掩體是由朝鮮人民軍修建的,至少有三十年的歷史。在入駐之前,志願軍的工程兵與技術人員uā了很大的功夫安裝了一整套作戰指揮與通訊系統,還用最簡單的方法設定了電磁屏障。
全面電磁戰打響後,外面的電子裝置會癱瘓,指揮中心卻不會受到影響。!~!
..
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術新應用
進入戰術指揮階段,黃峙博不再是決策者,而是觀摩者。
只要還在按照計劃進行,哪怕是備用計劃,黃峙博都不會ā手戰術指揮,而是充分發揮參謀的能力。只有在戰役到達重大轉折點,或者出現預料之外的情況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