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部分(3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有這麼簡單嗎?

在志願軍嚴陣以待的情況下,主動打過去,意味著讓剛剛到達的美軍主力冒險。就算能在戰鬥中打殘志願軍的幾個集團軍,也無力抵擋志願軍的第三次進攻,而志願軍只要還有一個集團軍有足夠的戰鬥力,就會在十一月中旬再次打過臨川江,用槍口頂住首爾。到時候美軍無能為力,韓軍心無鬥志,後果難以設想。

必須承認,博茨曼確實是一個很有頭腦的司令官。

讓部隊撤回營地後,博茨曼著手調整部署,把兩個國民警衛隊師分別派往東線的束草與中部戰線的春川,第一裝甲師留守首爾,第二裝甲師進駐東豆川,在韓國首都附近形成了兩道防線。

這樣一來,美軍成為了三八線南面的防禦主力。

只是,打到這個時候,聯軍如果無所作為的話,肯定說不過去。

事實上,志願軍已經打過三八線,在西線控制著臨川江北岸地區,在中部戰線上控制著鐵原、新炭與金化三地,在東線上控制著大津裡、巨津、杆城、沙泉裡與林塘裡等地,控制著韓國的五千平方公里的土地。

在這個時候停戰,佔便宜的是志願軍。!~!

..

第二百三十一章 被迫停戰

等到十一月九日,黃峙博才收到訊息,聯軍已經取消了進攻行動。(手機訪問:)

這下,黃峙博都有點驚訝了。在他的認識中,博茨曼是一個非常容易衝動的軍人,很難穩得住,卻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當然,黃峙博非常清楚博茨曼為什麼要這麼做。

只要聯軍打過臨川江,不管結果如何,參戰的美軍主力部隊都難以自善其身,不被殲滅也要遭到重創。

當時,黃峙博的想法很簡單。

雖然在讓戚凱威做部署的時候,黃峙博提到,要抓住機會殲滅美軍主力,甚至不惜動用正在進行休整的四個主力集團軍,但是黃峙博的要求很低,如果能用第三十九集團軍擋住美軍的兩個裝甲師,並且在裝甲會戰中重創美軍,那就足夠了。等到聯軍的進攻遭到遏制,志願軍就能用四個主力集團軍發動第三次戰役。此外,如果美軍在東線與中部戰線上沒有發動大規模進攻,還能動用第五個主力集團軍。在黃峙博看來,打殘了美軍的兩個裝甲師,用五個集團軍絕對能夠打過三八線,甚至有很大的把握打下首爾。當然,這得有一個前提,即在西線速戰速決,爭取在十一月中旬發動第三次戰役,在十一月底之前打下首爾,不然等到第二步兵師與第七步兵師恢復戰鬥力,情況就複雜了。為此,黃峙博故意示敵以弱,力爭在開城打一場裝甲會戰。

可惜的是,博茨曼沒有上當。

這下,問題複雜了。

四個美軍師退守三八線,而且充當了主力。到十一月中旬,聯軍肯定鞏固了戰線,有足夠的資本在三八線上擋住志願軍的前進步伐。如果首輪進攻沒能取得突破,戰役拖到十一月下旬,隨著第二步兵師與第七步兵師參戰,志願軍不但別想取得突破,能否頂住聯軍的全面反擊都是個問題。

顯然,博茨曼就等志願軍打過去。

黃峙博也不是笨蛋,進攻受挫之後,志願軍很難及時退回防線,也不可能在進攻部隊後方保持一條完整的戰略防線,只要聯軍抓住機會,別說兩個主力師,哪怕只有一兩個建制完備的裝甲旅也能取得大縱深突破。

對志願軍來說,只有兩個選擇,一是及時發起進攻,二是獲得更多的兵力。

顯然,這兩個選擇都不理想。

要想及時發起進攻,首先就得讓七個主力集團軍儘快獲得足夠多的主戰裝備,而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便陸風烈做了保證,親自幫助黃峙博解決裝備問題,可是也要到十一月底、甚至十二月初,才能提供足夠多的主戰裝備,而到這個時候,第二步兵師與第七步兵師已經上場了。

獲得更多的兵力,更加不可能。七個集團軍已經夠多了。在朝鮮這個狹窄的戰場上,動用更多的兵力只會導致無法展開。此外,軍隊內部的動員已經開始,為了補充志願軍的損失,各支主力集團軍都做了動員。再抽調兵力,只會削弱各支主力部隊的戰鬥力,而且除了武警也沒什麼部隊好動員了。

這下,局面僵持了下來。

對交戰雙方來說,進攻都難以取得決定性的勝利,而防禦都綽綽有餘。

有趣的是,在戰線冷卻下來的時候,雙方卻沒有利用趁機進行停戰談判,甚至沒有半點談判的意向。

顯然,雙方都認為有機會獲得更有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