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的空重高達十六噸,空戰重量為二十二噸,F-15C的空重為十三噸,空戰重量在十九噸以內。u-30I增加了多工能力,空重達到十九噸,空戰重量在二十六噸以上。在發動機推力增加有限的情況下,u-30I的空戰推重比比u-27都差得多,更別說與F-15C相比了。
與u-30I相比,J-11B不算差,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雖然國產W-10B比進口AL-31F好得多,最大推力提高了百分之十,而且J-11B的多工能力並不突出,側重空優任務,大量使用複合材料後,空重比u-27輕一點,在十五噸左右,空戰重量能控制在二十一噸以內,但是J-11B的空戰推重比只有一點二,而“金鷹”的空戰推重比絕對在一點二五以上。
在jī烈的空戰中,零點零五的推重差距足以決定勝負。
晏鷹搏的安排,讓J-11B面對F-15C時有了勝算。遇到空戰ìng能更突出的F-22A,還有勝算嗎?
正在考慮這個問題的還有空七師師長賈定康大校。
因為是四川人,一口川普說得很有味道,所以官兵ī下里叫他“假老練”。只是賈定康絕對與這個綽號沾不上邊,在空七師,他是絕對的主心骨。晏鷹搏這樣的特級飛行員,都是他一手帶出來的。
這次,賈定康沒有出擊,而是登上了軍區司令部直接指揮的J-2000預警機。
有足夠多的情報證明,美軍部署在關島的F-22A已經進駐沖繩,在前兩天的戰鬥中執行制空任務,至少擊落了三架ig-29。隨著人民軍潰不成軍,大部分戰鬥機撤退到北緯三十九度線以北,還有幾十架逃到中國境內,F-22A開始執行轟炸任務,彌補F-15E不足產生的打擊力量空缺。
與F-22A對抗,關鍵不在格鬥,而是如何發現這種隱身戰鬥機。
在賈定康看來,空戰進入格鬥階段後,J-11B才有勝算,在視距之外用中程空對空導彈互è,J-11B一點勝算都沒有。
暫且不說能不能發現F-22A,就算發現了,又能怎麼樣?
J-11B配備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對F-22A的鎖定距離絕對不會超過六十公里,能達到四十公里就很不錯了,而F-22A可以用AGP-77在兩百公里外鎖定J-11B,然後選擇最有利的攻擊位置,在八十公里外發èAI-120D。如果美軍飛行員的膽子夠大,或者從J-11B的雷達探測盲區進入,在六十公里處發èAI-120D,J-11B幾乎無法逃逸,被擊落的機率超過百分之九十!
再退一步,就算J-11B抓住了機會,發è了D-10,擊落F-22A的機率也非常低,因為D-10的主動雷達導引頭對J-11B這類非隱身戰鬥機的鎖定距離為二十公里,對F-22A的鎖定距離恐怕不到兩公里。以F-22A突出的機動ìng能,避開迎面è來的D-10,簡直是易如反掌。
只有進入視距內,J-11B才能利用具備大離軸發è能力的PL-11,在格鬥中抓住機會。
要想打格鬥空戰,首先就得發現F-22A。
依靠戰鬥機的火控雷達,顯然不大現實。只有預警機,而且是J-2000這種配備了大功率相控陣雷達的預警機,才有可能做到。
賈定康不是孤軍奮戰,而且中國空軍不是臨時抱佛腳。
F-22A服役前,中國空軍就在研究對抗隱身戰鬥機的戰術,投入大量資金,開發相關技術。
開戰前,王志盛所在的朝鮮人民軍防空部隊能夠擊落霍普金斯少校的B-2A,就是利用了中國空軍的研究成果。
利用多基址雷達,能夠有效探測隱身目標!
只是,以現在的技術,多基址雷達只能固定部署在地面,無法部署到運動平臺上。要想用到預警機上,只能用一些笨辦法。
晏鷹搏上尉駕駛的J-11B升空前,兩架J-2000與四架J-200已經升空。
兩架J-2000在鴨綠江與圖們江江口中國一側巡邏,四架J-200中,兩架在J-2000之間,兩架在遼東半島以南的黃海上空。六架預警機都臨時安裝了一臺高jīng度原子種,而且六架預警機都嚴格按照巡邏航線飛行。透過預警機上的高頻寬資料鏈,空情資訊匯總到瀋陽的軍區防空指揮中心,對六架預警機在同一時間的探測資料進行聯合解算,以此搜尋探測區域內的隱身目標。
這麼做的效率不是很高